当前位置:首页 > 中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广东中山: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为“百千万工程”建新功

  在全省“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响应号召,不仅为全市广大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更通过强化示范引领,凝聚榜样力量,努力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引领退役军人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应急抢险救援、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等急难险重任务。

  在中山市民众街道民平村,“兵支书”彭兴华凭借着大胆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带领干部群众蹚出一条产业发展、富民强村的新道路。他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通过壮大村的集体经济,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不足120万元到突破200万元的跨越。同时,他还着手进行“致富路”的升级改造工作,改造后的土地租金大幅提升,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说起“百千万工程”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中山市三角镇结民村“兵委员”冼军海如数家珍:“‘百千万工程’给我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去年以来,我们的工业园区增加了近60家企业,一年为村集体增加超过2000万元的收入。”

  自四年前退役后,冼军海怀揣着建功家乡的梦想,回到结民村担任村委员和民兵队长。在冼军海和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结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巧妙地将村里的“马路经济”转变为夜市经济,在市场旁边打造了一条集中的夜市街。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乱摆卖的问题,还为50多个农户提供了工作岗位,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冼军海还通过引入资本合作经营生鱼农产品等方式,打造了“生鱼梦厂”“生鱼饲料粮仓”等特色项目,推动了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山通过探索“选优配强+培训赋能+选树激励”的“兵支书”全链条培育机制,先后推选培育319名“兵支书”“兵委员”,组织“兵支书”助力“百千万工程”能力提升培训班218场,开展“兵支书”交流宣讲活动132场。

  近年来,中山借助“中山军创”这一响亮的品牌,鼓励退役军人将部队里的严谨作风和创新精神带入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促进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绝缘避雷器、变压器、自动喂料机……在中山市东凤镇一家公司会议室的地板上,摆满了何排枝的发明产品。退役军人出身的何排枝被誉为“发明大王”,在互感器、避雷针、变电站等多个领域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并累计获得专利超150项,部分发明技术为全国首创,有些甚至成为国家标准。

  “百千万工程”在广东省开展得如火如荼时,何排枝研究发明了一种自动喂料机,可以帮助渔民实现自动化喂料,只需通过手机就能全天候远程操作,现已在珠三角多地使用。

  中山市南朗街道的绿色芽苗菜种植基地,恒温培育室内,一箱箱绿豆芽、黄豆芽水灵灵的,长势喜人。生于1994年的肖剑锋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看准了芽苗菜的前景和商机,培育的绿色有机芽苗菜受到了消费者和市场青睐。

  经过发展壮大,短短几年时间,肖剑锋的企业便脱颖而出,成为中山乃至全国豆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我们将继续研发高品质、营养健康的豆制品,用好科技赋能推动‘百千万工程’,携手更多人为绿色高品质农产品注入新活力。”肖剑锋表示。

  近年来,为擦亮“中山军创”企业品牌,提升退役军人创新创业能力,中山先后制定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14条,出台退役军人创业资金管理、创业平台建设、创业项目征集等“1+N”扶持政策,为“军创企业”提供“一站式”孵化基地、“组合式”税收优惠、“跟踪式”贷款服务等多种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军创企业近4000家。

  在社区治理、应急救援的领域中,退役军人的身影同样活跃。他们凭借着在部队里培养出的过硬素质和丰富经验,成为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精锐之师。他们的存在,为平安中山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中山市三角镇,有这样一位“老班长”,他姓梁,今年66岁,自2020年加入三角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老兵调解室”担任调解员以来,通过一次次采用融情、理、法于一体的调解法,及时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年来,热心肠的梁叔已成功调解了10多宗“硬骨头”案件。

  梁叔所在的三角镇“老兵调解室”坚持“八个一”工作法,协助解决了邻里纠纷、拆迁补偿、离婚案件等矛盾纠纷30余件,其显著的工作成效多次被退役军人事务部专题报道,成为基层治理的典范。

  近年来,中山通过探索“1+4+4”退役军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持续激发退役军人“红色潜能”,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了退役军人的智慧和力量,截至目前已成功选聘69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人民调解员、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成功调处20多宗案件。(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

  美国大学访问团的上海体验:当美式体育教育遇到中国文化

  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南)国际货运列车按图运行一周年 累计开行突破200列

  和评理 巩固睦邻友好 深化务实合作

  每日一词 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中外品牌云集消博会展现市场开放新风采

  【世界说】美国家庭及儿童用品因关税政策面临大涨价 本国民众在承担恶果!

  外交部回应美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敦促美方放弃极限施压

  美国大学访问团的上海体验:当美式体育教育遇到中国文化

  中老铁路(郑州—万象南)国际货运列车按图运行一周年 累计开行突破200列

  和评理 巩固睦邻友好 深化务实合作

  每日一词 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中外品牌云集消博会展现市场开放新风采

  【世界说】美国家庭及儿童用品因关税政策面临大涨价 本国民众在承担恶果!

  外交部回应美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敦促美方放弃极限施压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塑料制造》采访深圳市楊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饶振鹏科技

《塑料制造》采访深圳市楊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饶振鹏科技

  12/14/2022, 4:58:08 PM   《塑料制造》采访深圳市楊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饶振鹏 科技   《塑料制造》采访深圳市楊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饶振鹏   《塑料制造》采访深圳市楊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饶振鹏 科技 简介   《塑料制造》视频采访深圳市楊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线亩中山村镇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开发为工改再发力

一线亩中山村镇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开发为工改再发力

  土地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实施“工改工”,是破解中山土地紧缺及村镇级工业园产业低效等难题的现实需要,亦是中山“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一把钥匙,能否走出一条有效之路,事关全局。继1月4日,中山集中动工改造升级一批村镇低效工业园后,虎年年初开工之际,企业纷纷开工动产。2月16日,全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第二批项目集中动工拆除仪式举行,集中拆除低效工业园超300亩,进一步盘活低效产业用...

中山一区检:违法用地必须收回!一年内督促退还土地18000平方米

中山一区检:违法用地必须收回!一年内督促退还土地18000平方米

  集约节约用地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在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专项监督活动中,中山市头部市区检察院2021年共督促退还违法用地面积18048.8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5201.8平方米,耕地12207.7平方米,一般农用地467.1平方米,督促拆除违法建筑面积3501.4平方米。   近年来,中山市部分土地执行查处领域行政处罚案件未实际执行,导致土地及...

中山出台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办法蕞高容积率可达60

中山出台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办法蕞高容积率可达60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山出台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办法 蕞高容积率可达6.0   为适应新产业用地需求, 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记者昨日从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我市新出台《中山市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办法》,在工业用地大类中增加“新型产业用地(M0)”中类。...

中山各镇街正加快推进“工改”!

中山各镇街正加快推进“工改”!

  中山 “工改”新一轮开局战已然拉开序幕,起步即是冲刺。   开局关乎全局,当有开局之势、开局之气。站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放眼中山,各镇街“工改”图景亮点纷呈:年度任务有序铺展、项目推进分秒必争、招商引资马不停蹄……蓝图愈发清晰,发展的脉动愈发强劲。   2023年,中山计划整备1.5万亩低效工业用地。这是中山经过一年“工改”攻坚后设定的蕞...

中山土地之困要破题了!大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可解决

中山土地之困要破题了!大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可解决

  引进大项目及企业苦于没有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导致9年项目没落地…...5月26日下午,人大代表们不约而同地在中山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第十七代表团分组讨论上热议土地之困。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中山仍面临着土地规划、产业交通等9大方面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直面“土地之困”。   “中山开展土地规划的专项治理、乱象治理,现在迎来一个好的时机。通过机构改革,原来几个‘...

中山大力拓展产业空间进行用地规划优化预计增加5000余亩产业用地

中山大力拓展产业空间进行用地规划优化预计增加5000余亩产业用地

  2023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拓展产业空间,鼓励商业、住宅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记者了解到,中山正在进行新一轮用地规划优化,规划调整后,翠亨新区和岐江新城将分别增加超3000亩和2000亩产业用地。近期,中山市在保障产业用地、促进制造业当家方面频频出招,成绩斐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永涛通讯员钟轩黄凡、李红   马鞍岛:调整...

中山实施两个“一把手工程”企业“回归”成热潮

中山实施两个“一把手工程”企业“回归”成热潮

  原标题:中山实施两个“一把手工程” 企业“回归”成热潮   春节过后,中山打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全市23个镇街党委一把手陆续向辖区企业公布手机号码,与辖区内企业密切开展“握手”行动,大力推动低效工业园改造,为企业腾挪高质量发展空间。   一系列的改革动作得到项目投资方的积极响应。近日,全球蕞大的混凝土制品与技术综合服务商建华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