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亩中山村镇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开发为工改再发力
土地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实施“工改工”,是破解中山土地紧缺及村镇级工业园产业低效等难题的现实需要,亦是中山“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一把钥匙,能否走出一条有效之路,事关全局。继1月4日,中山集中动工改造升级一批村镇低效工业园后,虎年年初开工之际,企业纷纷开工动产。2月16日,全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第二批项目集中动工拆除仪式举行,集中拆除低效工业园超300亩,进一步盘活低效产业用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打响了中山以工改为主攻方向,迈向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仗。市领导陈文锋、欧阳贵有、陈晖东、周作德、叶新雄等出席有关活动。
盈合智能家居项目位于南区街道树涌工业园区,滨临北溪河,现有厂房建筑以单层为主,容积率仅0.6,且建筑质量差,使用率和产出效益低,已无法满足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的需求。
土地权益人之一、德兴隆公司负责人雷灿波告诉记者,在南区街道“工改”指挥部的引导和帮助下,雷灿波与连片的另一位土地权属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灵活使用政策,自主实施盈合智能家居“工改工”项目,全力破解土地制约瓶颈。
据悉,该项目属于多宗权益人联合自主改造项目,涉及用地约42亩,计划投资近3亿,计划打造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家居4.0工厂及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5亿元。
据悉,南区目前还正重点推进恒美园山仔白石环“工改工”、第二工业区“工改综合”和3宗私人(企)低效工业用地改造等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项目。
马安“三旧”改造项目位于黄圃镇南侧马新工业园内,与阜沙镇隔鸡鸦水道相望。项目总面积约110亩,分二期建设,其中首期约61亩,二期约50亩。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周边有广中江高速、南三公路、黄圃快线等干线公路。
项目首期采取村企合作形式进行,计划投资5亿元(投资强度约为790万元/亩),拟建13.2万平方米高端厂房,计划引进规上企业不少于10家,其中亿元企业不少于1家。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亩税收从10万元/亩上升至不少于60 万元/亩,年产值从300万元/亩上升至不少于1200万元/亩,将促进园区企业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为城镇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承载支撑。
距广珠西线公里,是“中山市首批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项目”示范单位圆山工业园的所在地。这个曾经是新飞翔五金制造厂、润帛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金属企业生产地,其容积率只有不足1.0的低效村级工业园厂房,如今建起一栋栋现代标准厂房,容积率提高至3.5;项目总用地约43亩,建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昔日低效产业用地摇身一变,成为创新集约型工业用地新标杆。
据了解,圆山工业园是由中龙元高科开发与运营,中龙元高科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业园区并购及产业园开发、招商运营、企业孵化、工业资产重组、产业链生态构建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已为圆山工改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护航。
从拆除整理后到动工建设,现一期工程迎来整理收尾,将在今年年初验收投产。
阜沙镇有了圆山工业园的“工改”前例,镇街后面接下来的“工改”项目更是得心应手便于开展,正如泰丰项目,这也是阜沙镇将建中山首个应急救援装备设施产业园。
目前拆除行动在中山市泰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现场进行。拆除后,现场将建中山首个以应急安全物资产品和应急救援装备设施的生产制造为主的产业园。项目总用地约50亩,建筑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
在清拆现场看到,两台大型拆除机械一边清拆老旧厂房,另一边的厂房内生产制造正常开展,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坦洲镇拆除仪式在坦洲镇新前进村信创设备工业园举行。据坦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国坚介绍,坦洲镇信创设备产业园项目占地15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9亿元,年税收4500万元。
接下来,坦洲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在项目审批、土地供给、施工环境保障等方面提供蕞优质、蕞实在的服务,确保项目建设“无障碍”推进,坚决打好打赢破除土地瓶颈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值得注意的是,中山“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相关激励政策出台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业园区“工改工”的后顾之忧。例如,一些产业园区的用地年限只剩下30余年,新政中特别提到了土地年限的解决方法,在“工改工”后可补足50年。
此外,建设完成后的标准厂房可预售,支持分期、分栋办证,这对于企业融资回笼资金再建设有着重大的作用;这有利于产业园区吸引更多‘三新两特一大’企业进驻发展。对于产城融合一体,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是一场“攻坚战”,产业未来发展将更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