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书记谈|东凤镇:六方面发力构建镇村协调发展新格局
东凤镇作为中山的“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拥有超1万家工业类主体、50多家亿元企业,制造业发展潜力强劲。在推动“百千万工程”中,东凤镇将如何加快把镇村发展短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潜力板,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山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日前,东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雄和东凤镇西罟步村党委书记张桂南接受采访,谈如何具体以“镇村协同、全域提升”为抓手,推动产业、城镇和社会治理“三个跃升”,在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中奋力蹚出东凤新路。
郑雄表示,东凤将从六个方面发力,加快动能转换,积极构建镇村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是全力拼经济。东凤镇将锚定全年GDP增长6.5%的目标,深入实施亿元工业企业安家计划,梳理整合土地资源,有计划地分期向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供地,助力企业增资扩产。同时,进一步服务企业数字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数字经济联盟,以标杆企业为示范,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开展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支撑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做优做强。
二是用心抓“工改”。一方面一手抓企业,一手抓物业,形成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推动优质物业建设,优质物业建设吸引优质企业进驻的良性循环;一方面一手抓重点项目,一手抓片区改造,通过大型重点项目建设,在道路交通、产业配套、基本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形成样板标杆,引导片区低效工业用地自发实施改造。
东凤镇多措并举,引导片区低效工业用地自发实施改造。记者 王云 摄
三是为民治污水。拥有近40公里的堤岸和123条河涌的东凤镇将切实落实好“控源、截污、活水”六字方针,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为东凤人民留下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优良水环境。
四是补教育短板。东凤镇将东凤二中重建以及东凤中学、小沥小学、永益小学扩建工程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力加快校建工程项目建设,尽可能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五是严格管工程。聚焦各项重点项目,定期对重点工业项目、基建项目进行调度研究,紧盯关键节点,及时掌握项目进度,严把质量关、安全关,统筹推动问题解决,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六是干部踏实干。统筹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部精神状态和履职能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百千万工程”中,勇当改革创新“闯将”、担当作为“干将”。
目前东凤可继续开发的土地近乎“枯竭”,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超过6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面对这一现状,东凤镇向低效工业用地“动刀”,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
据郑雄介绍,去年,东凤镇深入推进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启动“工改”项目18个,涉及改造占地面积达420多亩,预计新增高标准厂房面积达80万平方米。探索出“国企+镇属企业+产业公司”合作模式。今年,东凤镇坚持存量和招商、供地和工改、村改和自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共完成9宗131.26亩企业“自改”拆除;另有120亩“自改”项目已动工,拉动工业投资4.1亿元。
同时,依托“中国小家电创新基地”金字招牌,提出“亿元企业安家计划”,重点对没有自有土地和厂房,但经营效益好、成长性好的企业分期供地,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在东凤扎根发展、增资扩产、转型升级,以产业配套优势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农村是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基础单位,也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所在,张桂南表示,西罟步村将围绕“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打好党建立村、产业强村、文化兴村“组合拳”,走稳强村富民路,把美丽乡村的“施工图”逐步变为美好生活的“实景图”。
具体而言,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打响西罟石硖龙眼、脆肉鲩等特色产业品牌,让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同时多方面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鼓励年轻人回乡、能人到乡、企业入乡,为乡村发展献计献策、出资出力;三是重塑乡村文化自信,通过大力盘活红色文化资源,让革命遗产得到更好的抢救、保护、利用。
编辑 赖彤瑶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岳才瑛
记者 黄启艳 见习生 颜子怡 通讯员 甘嘉慧
中山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2023中山市救助管理站开放日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60575B1-20203854
联系邮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