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全面升级!火炬区打造中山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示范区|火炬当家制造
当前,广东省正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等重要部署,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争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即日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山分社推出“火炬当家制造”系列报道,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先进制造业增资扩产、智能装备产业布局、深中制造业合作创新等多个维度全面呈现火炬开发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面貌。敬请垂注!
火炬开发区沿江东四路,中山朗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山朗斯”)的车间内,工人们按照ERP云管理系统指令操作设备,完成自动化生产,各项工作运转井然有序;董事长向伟昌不用走进车间,通过管理系统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个订单的详细情况。
每天超2000款、上千万个产品交付,近万件次半成品周转,3万余种生产材料吞吐……面对这个并不容易的任务,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荣集团”)依靠数字化手段,利用数据将生产全链条一管到底,把这一场景变成了智能生产车间内的工作日常。
中荣集团自动化粘合生产线。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这是中山火炬开发区企业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方式的典型场景,也是国家级高新区推动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目前,火炬开发区有560家规上企业,其中一半以上已经不同程度启动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火炬开发区也在积极推动各大产业集群开展智能化整体升级,聚焦光电、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智能化转型,努力打造广东省数字化产业集群试点。
围绕打造中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示范区的重要目标,火炬开发区以数智化振翅,正在推动高新产业发展迎接新的蝶变。
打造“云端工厂” 以数字化赋能制造业升级
朗斯目前的生产车间并不大,是十多年前购买其他企业旧厂房改造而成。一些自动化设备陆续进驻后,生产空间显得日渐局促。加之卫浴产品制造行业具有显著的非标产品定制特性,向伟昌早早就意识到,必须通过精益管理,不断增加生产环节的“确定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中山朗斯生产车间。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一个客户,常常仅定制一套或几套个性化的产品。一套卫浴产品包含的零配件,往往少则几十件,多则上百件。怎么解决客户需求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向伟昌介绍,早在2007年,朗斯就自发启动了ERP云管理系统的研发,通过深入研究先进企业的精益化管理经验,将数字化生产方法首次引入企业生产车间。
生产中,工人如何以蕞快的速度找到数以万计的零部件?客户下单后,工厂多长时间可以完成产品的组装?产品出仓后,多久能送达消费者手上?……ERP云管理系统成为整个工厂的聪明“大脑”,在它的指挥下,生产流程加速优化,生产效率实现大幅提升,向伟昌深刻地感受到,数字化为企业生产带来的“确定性”在不断增强,而这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向伟昌决定将这种“确定性”进行到底。一个涵盖生产制造的全流程可视化场景,在他脑海中浮现已久。
“在一张电子地图上,从客户下单,到工厂生产、仓库出货、物流送货、上门安装,一直到售后服务,消费者都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就像看着地图上越来越近的一份外卖这样简便。”向伟昌介绍,朗斯已经启动了对这套生产全流程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开发,系统的软件设计工作已经完成过半。不久的将来,这样的生产场景将在朗斯全新的“云端工厂”里成为现实。
中山朗斯工人在操作自动化设备。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2022年10月,中国家居行业“小巨人”朗斯与世界制造业“巨头”西门子确定合作意向,一个家居智能制造产业园暨西门子数字化赋能中心项目在中山浮出水面。
火炬开发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朗斯计划在民众街道建设一个家居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一座以数字化赋能制造业升级的现代化“云端工厂”,并携手西门子建设一个制造业数字化赋能中心。该数字化赋能中心项目包含数字化能力中心、企业物联网中心、智能制造中心、全产业链体验中心、成长赋能中心等板块。争取打造成为一个立足中山、辐射大湾区的能力赋能中心,从发展战略、产业升级、产品研发和创新体系等方面,为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这不仅是中山一家家居企业探求转型的数字化实验,更是传统制造业正在作答的一张产业升级考卷。”向伟昌坚信,朗斯的“云端工厂”将通过一张先行探索的答卷,向整个传统制造业领域输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有益经验。
“一码统管”生产全局 印刷巨头灵巧转身
作为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业企业代表,中荣集团与朗斯面临着不尽相同的转型困境,但同样从数字化智能化探索中找到了解决方案。
印刷业没有生产线的概念,每个客户、每个订单需求都不同,非标准化的产品对企业高效调动人员、设备、工序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中荣集团这样体量的印刷“巨头”来说,生产管理的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大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增长,直线攀升。
“在如此碎片化的时代,要大规模地完成海量的非标订单,没有数字化智能化是不可想象的。要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数字化是企业的必经之路。”中荣股份董事副总经理林海舟表示,上数字化,势在必行,却又极为不易。数字化转型,需要对企业生产环节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改造升级,牵涉到多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4年起,中荣集团开始导入数字化印刷、打造数字化车间,以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中心进行了系统整体规划,并分步实施;2018年,中荣集团建成了智能工厂,又逐渐组建起数字化系统运维团队,蕞终掌握了系统研发、功能迭代等技术。
中荣集团自动化立体仓库。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站在23米高的仓库顶层栈道上,货架上3万多个卡位尽收眼底,却没有一位搬运工人。原料和成品看似无序地码放在不同位置,自动装置却可以精准调用每一件物料,并通过轨道、传输带、四向穿梭机、高速提升机等设备的共同协作,高效传送到指定位置。原料入仓、成品出库,同时进行,并行不悖。
中荣集团精益生产副总监吕甲表示,自动化运转的仓库,背后是整个企业的数字化调度系统。每一箱原材料在入库之前,都会被赋予一个标签,二维码成为其进入整个生产流程的“身份证”。数字化系统通过管理海量数据信息,搭建起一个庞大的物联网数据库,实现“一码统管”生产全局。
中荣集团自动化生产车间。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在印刷车间里,嫁接数字化系统后,印刷设备有了智慧“大脑”和犀利的“眼睛”,“手脚”自然也就快了起来。数字化,有力推动了企业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
背靠数字化升级,“巨头”完成了灵巧转身。2018年至今,中荣集团通过大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了从大批量生产向个性化定制与协同制造模式的转变。2021年,中荣集团营收达到25亿元,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创新基因引领高新产业数智化转型之路
不久前,广东省工信厅认定的中山市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正式公布,火炬开发区以15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位居全市镇街榜首。名单中既包括传统制造业企业,也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涵盖了火炬开发区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电子信息与光电三大支柱产业。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也名列其中。
火炬开发区成立之初,就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早已将创新发展的基因刻在了骨子里。这些创新型企业,正是火炬开发区未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潜力股。
火炬开发区局部鸟瞰图。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从哪里来?创新型企业已经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实际行动在探索答案。
成立于2012年的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十年来专注于数控系统、无人智能装备、定制化专机、精密主轴等核心功能部件的制造,依靠扎实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了高档数控系统及数控装备双研发体系,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
“即便硬件设备制造的基础足够好,如果没有软件核心技术的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依然无法行稳致远。而数字化、智能化,就是高端装备制造的这个‘魂’。”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守金介绍,迈雷特一直将创新研发视作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占营收的10%以上。2021年至2022年,迈雷特自主知识产权云端智控系统、Ai系列高端触屏控制系统投入市场,高速车齿机、高速滚齿机等多款战略机型收获重大订单,都要归功于公司坚定地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道路。
林守金表示,未来,迈雷特将坚定做好“制造”和“服务制造”两件事,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主动及时地研判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的整体解决方案,努力成为数字化制造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坚定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赋能。
目前,火炬开发区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风气渐浓,全区已有27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区现有省级及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8家次,其中国家级有2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6个。2022年,有17家企业申报中山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标杆示范企业,其中,纬创资通和中荣印刷成功获评市级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占全市项目总数和资金总量的20%。
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赖文盛:
以“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带动数字化转型“链式反应”
如何谋划未来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工作?
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赖文盛。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赖文盛表示,火炬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强区”的发展思路,集聚了一大批制造业上下游企业。随着技术迭代和产业转型,火炬开发区正在积极引导重点企业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标杆,带动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探索,同时积极推动各大产业集群开展智能化整体升级,聚焦光电、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智能化转型,积极推动“光电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制造——精密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申报广东省数字化产业集群试点,发起一场“从企业到产业集群”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行动。
未来,火炬开发区将积极抢抓深中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机遇,聚焦深圳“20+8”产业集群,结合火炬开发区“3+3”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全区乃至全市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
赖文盛表示,围绕打造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标杆、中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全国一流国家级高新区的总目标,火炬开发区将大力引进更多重大创新平台,通过“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带动数字化转型的“链式反应”。全力构建“全球大招商”格局,特别聚焦数字化智能化上下游产业链,引入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灯塔式”企业,加快推动产业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