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亩产量提升逾1000公斤!中山首个水产养殖“共性产业园”建成

admin8个月前 (09-27)中山产业信息33

  ▲视频拍摄:文波 视频编辑:刘建满

  “现在水变清,水质更好了,产鱼量也随之增加,鱼肉肉质也更好了。”10月26日,中山市西区街道隆平社区稻香围养殖池塘边,养殖场场长梁逸文对园区内建成的养殖池塘尾水治理项目赞不绝口。

  目前,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正联合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生态健康养殖与养殖尾水治理并重的“共性产业园”模式。稻香围是全市首个水产养殖“共性产业园”,已成为了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和水环境改善双赢。

  ▲稻香围是全市首个水产养殖“共性产业园”。 记者 文波 摄

  养殖尾水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达80%以上

  西区街道稻香围连片的鱼塘里碧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几只白鹭盘旋而至蹁跹起舞。鱼塘水面上秩序井然地排列着用于“鱼稻共生”的生态净化池浮岛,空气中隐约弥漫着水稻的清香。

  “稻香围连片养殖区总面积约2000亩,以养殖脆肉鲩、脆肉罗非鱼、虾为主,首期尾水治理项目覆盖其中的684亩池塘,是中山市首个集中连片内陆养殖池塘改造升级与尾水治理‘农业绿岛’项目。项目于今年2月下旬进场施工,7月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9月底进行现场验收。”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武龙介绍,项目采用“三池两坝”生态型治理工艺,融合了物理沉淀、过滤与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净化等技术,建有生态沟渠、生态塘、过滤坝、沉淀池、曝氧池、生物净化池等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养殖池塘进水、排水完全分开,池塘尾水达标排放,既改善了周边水体水质,降低了水产养殖病害交叉影响的风险,又有效提升了亩产产量和产品品质。

  “项目对周边水环境带来的改善较为明显,项目建成调试经稳定运行两个月后,对周边水体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表明项目对养殖尾水污染物去除效率非常高,主要污染物去除率80%以上,总氮去除率高达95%。”高武龙表示,养殖尾水经过净化处理再排出,对周边水体有稀释净化的作用,周边水质目前已可以达到5类水标准。

  “经过改造,池塘有效养殖水深从0.8米至1.5米,扩展至水深2.5米以上,亩产量从原来的2000公斤左右,提升到现在的3500公斤左右。”梁逸文表示,园区内养殖户都普遍反映,尾水治理项目建成后,蕞直观感受就是水质变好了,养出来的鱼没了泥腥味,肉质也更加紧实,经过市场机构检测,鱼肉的脂肪比等各项指标都表现良好,亩产量增加了,产品也更有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2021年11月,广东出台行动方案,明确用三年时间,在广州、深圳(含深汕特别合作区)、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市9市开展养殖池塘升级改造行动。

  作为水产养殖大市,中山制定了《中山市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计划在2021年至2024年对全市约30万亩连片养殖池塘进行升级改造并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并于2022年将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工作纳入全市年度十项民生实事当中,通过构建技术支持、流程审批、资金扶持、督导检查、研判会商等“五项机制”,推动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落地见效。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水产养殖“共性产业园”已列入《中山市环保共性产业园规划》编制内容。作为国内头部个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共性产业园规划,这一规划将在今年底前印发实施,为中山环保共性产业园推进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中山市养殖池塘尾水治理技术咨询专家库已组建完成,并遴选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单位进入设计单位库,强化镇街推进水产养殖尾水处理项目建设的技术支持。为激发镇街工作积极性,在市级层面已建立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项目奖补资金,对项目实施实行退坡奖补政策。如在2022年完成整治验收的,市财政给予相应建设标准费用40%的奖补,2023年和2024年分别奖补30%和25%。

  据了解,目前全市各镇街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截至9月9日,全市有尾水治理任务的镇街均已完成项目入库申报,共入库申报项目67个,入库申报面积超6万亩。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查九星 终审 程明盛

  记者 闫莹莹 通讯员 肖欢欢 黄蔚淳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60575B1-20203854

  联系邮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中山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山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508%力争2025年破千亿

中山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508%力争2025年破千亿

  7月19日上午,******中山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召开。会上透露,在一季度取得“开门红”的基础上,上半年全市增长5.5%,排名全省第4、珠三角第2;规上工业增长4.3%,工业投资增长50.8%。   政企同心拼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中山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提出,坚定扛起使命担当,矢志再造一个新中山,力争到2035年实现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

中山多镇街力推“住改工”成效如何?

中山多镇街力推“住改工”成效如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产业用地保障。2023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拓展产业空间,鼓励商业、住宅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今年头部季度,中山在保障产业用地、促进制造业当家方面,动作连连。   近日,中山从规划层面推动超5500亩用地功能从居住用途调整为产业用途,其中翠亨新区、岐江新城作为中山两个驱动核心,预计增加超5000亩产业用地。   ...

中山市坦洲镇聚焦动能转换勇担“南联”历史使命

中山市坦洲镇聚焦动能转换勇担“南联”历史使命

  “坦洲镇将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动能转换,坚定不移走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山市坦洲镇党委书记张义强表示,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坦洲镇积极发挥毗邻珠澳的区位优势,勇担“南联”历史使命,力争在全面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更多“坦洲故事”、作出更多“坦洲贡献”、见证更多“坦洲奇迹”。   张义强表示,坦洲镇坚...

中山网——中山头部权威融媒平台

中山网——中山头部权威融媒平台

  重庆缙云山:城市“绿肺”又回来了   贵州毕节:厚植绿色发展底蕴 扩增生态产业红利   四川阿坝发生多次地震,蕞大震级6.0级   国家卫健委:6月9日新增本土病例30例   中国天眼FAST发现首例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   不得“层层加码”!多部门为高校学生暑期返乡保驾护航...

中山超14000亩区域旧改招标!位于南部新城、北部产业园重点片区近期启动单元初步划定在…

中山超14000亩区域旧改招标!位于南部新城、北部产业园重点片区近期启动单元初步划定在…

  [摘要] 6月8日,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南部新城和北部产业园城市更新(“三旧”改造)片区策划)的招标公告,中山这一南一北的两大重要产业平台迎来建设新进展。   几天前刚刚进行了城市设计招标的南部新城和北部产业园这两大中山重要平台,又进行旧改招标了!(点击查看城市设计招标详情)   6月8日,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南部新城和北...

中山: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动能

中山: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动能

  每天早上,中山市古镇镇生态环境保护局局长区永铨都会查看“古镇镇蓝天保卫战工作群”,这个总人数90余人的工作群里,既有古镇镇主要领导、各部门以及村居“一把手”,还有负责大气防治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群里每天都会通报全镇大气防治工作情况。   2022年古镇镇大气综合指数及变化率排名全市前列,较2021年上升8位。   这是中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日...

中山:从“共性工厂”到“共性产业园”

中山:从“共性工厂”到“共性产业园”

  从理论到实践,中山共性产业园建设正在迈出坚实的步伐。在“共性工厂”基础上创新性提出建设“共性产业园”之后,“共性产业园”建设先后被写入中山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山市《水污染治理总体工作方案》。   日前,中山召开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山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整体情况及实践案例。会议透露,目前头部批分布在中山市13个镇街的18个共性工厂、共性产业...

中山:加快重点建设任务实施全力以赴推动岐江新城建设

中山:加快重点建设任务实施全力以赴推动岐江新城建设

  9月13日,中山市市长肖展欣到岐江新城胜隆片区,调研中山市十大主题产业园(岐江新城片区)和岐江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相关工作问题和困难。他强调,要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细化明确岐江新城开发思路和模式,加快推进重点建设任务实施,全面按下“快进键”,跑出岐江新城建设“加速度”。   在岐江新城胜隆片区,肖展欣详细了解了岐江新城道路网络和产业空间提升规划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