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额超230亿元!南沙这个旧改浪潮下的幸运儿!!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南沙,广州城市唯一副中心,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乘着利好运势,正在全面推进大湾区互利合作建设。处在重大的转折点上,南沙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南沙区在城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上,登上了新的台阶。不过,前景无量背后,意味着对未来城市空间规划、产业深度重塑、营商和人居环境建设等,有着更高的要求。
位于南沙区南沙街道的大涌村,率先成为区内推进旧村改造的“排头兵”之一,昔日小渔村即将迎来蝶变,走向“星河未来”。
南沙区位于广州市蕞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是珠三角的中心点,也是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望东莞市、西壤中山市和佛山顺德区、北连广州番禺区。
特殊的位置,让南沙区有一段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也奠定了贯穿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大城市圈脉搏的战略地位。
南沙区原隶属于东莞县、中山县和珠海县。上世纪90年代,南沙区进入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先后成立南沙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千禧年之后,南沙区迎来开始扩容、改制阶段,行政、经济地位随之攀升,一步步走向“广州副中心”。
目前,南沙区9个街镇“分片组团”,各自担任着不同职能。“十四五”规划中,形成了“一轴带动、一核引领、两极联动、五片协同、多点支撑”的产业空间布局。
产业综合******核心区范围为明珠湾综合******区、蕉门河中心区,将围绕建设高端型、开放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产业综合******核心区。
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上,则打造为“一城四区”。其中,中心城区范围为明珠湾区、蕉门河中心区、南沙湾片区,加快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打造为大湾区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中心。
大涌村正处在两个规划中心城区,承载着重要的建设任务,一方面要做好新兴产业导入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兼顾消费******设施、人居环境建设等任务。这样的定位是由其所处位置决定的。
大涌村在南沙东部稍偏北,莞佛高速横穿村域内,以流经村里的大涌河而得名“大涌村”。顾名思义,大涌村的诞生和发展与“水”密切相关。
因为临近蕉门水道及珠江出海口,大涌村成为了早前一批“疍民”落脚安家之地。这里下船的人姓氏复杂多样,钟、李、樊、谢、何等均有,是一条典型的“百家村”。
“大涌村建村历史尚未有确定时间,可以肯定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大涌村蕞早一批村民开始迁入此地,解放之后,村内开始蓬勃发展。开始落船扎根时,我们都是自建松皮房,在河涌上打地基。”地道“大涌人”吴伯在说起这段故事的时候显得津津有味。
对于大涌村的起源,村民有更加贴切的说法:“水流柴”,犹如一根漂泊在水上的柴一样,触地而安家。
在大涌村生活了55年的朱伯回忆道:“大涌村不是一条历史古村,是从一个小村落靠着不断漂泊而来的人家慢慢组建成一条新村。因为靠着大涌,所以叫大涌村。用本地话来说就是‘水流柴’,大家从不同地方漂泊而来、聚集在一起。”
到了六七十年代,大涌村村民纷纷建造砖瓦房,80年代中后期,村民开始住上混泥土房。那时,大涌村以种田为主,比如水稻、甘蔗、香蕉等;农闲时,村民以打渔为副业,顺着河涌到大涌桥头贩卖,慢慢形成了现在的农贸市场。
据朱伯回忆,六七十年代,全国知青上山下乡背景下,村里来了三批下乡知青,他们与村民一起建设大涌村,并结成了深厚的友谊,“现在年纪大了,大家还是很怀念那段农忙的友谊。每年都会邀请曾经的知青回到大涌村叙旧,联络感情”。
此外,大涌村也有一段“威水史”。
作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水上人家,大涌村在赛龙舟这项传统习俗有一段辉煌事迹。大涌村曾代表番禺区参加广州市级比赛,也有前往泰国参加国际赛,成为南沙区的“明星队伍”,在各种比赛中劈波斩浪,收获奖项。
但是随着大涌村年轻人纷纷外出打拼,龙舟队缺乏新生力量,近几年慢慢被遗忘了。
大涌村年轻人不太愿意留在村里,是因为南沙区整体综合实力腾飞之后,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另一个原因则是大涌村“老了”。
行走在大涌村街巷之间,可以看到,村内厂房、住宅混合在一起,缺乏交通、商业、教育等配套设施,没有购物商场、健身房、娱乐场所等,只有公园健身设施和宅底商业态。
目前,南沙区大部分土地,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想要完成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建设任务,需要在现有土地上进行“腾笼换鸟”。
据朱伯、吴伯介绍,大涌村在九十年代已有一次征拆行动。当时,为了配合南沙区开发区建设,村内大部分集体用地被转为国有建设用地,留下几百亩集体留用地用于建设厂房物业收租。
在此之后,大涌村大部分村民放下“裤脚”,不再以种植为主业,而是以房屋出租为主,但整体租金不高,单间租金收入为200-300元,一房一厅租金收入为300-500元。
近几年,大涌村不少厂房搬迁或撤离,常住人口开始下降,由顶峰期2万多人降至约1.5万人,导致村内大量出租房处于闲置状态。“当我们看到大涌村被纳入‘五年方案’旧改计划名单的时候,都觉得很开心。”朱伯神采奕奕地说道。
自启动旧村改造以来,大涌村改造工作推进迅速。
2018年8月,南沙区国土局正式启动大涌村旧改计划,开展城市更新片区策划交通影响评估项目;不到半年时间,大涌村东部片区控规调整对外公示;后于2019年4月,正式对外招商。
两个月后,星河成为大涌村旧改项目合作企业。星河有着丰富的旧改经验,早于2003年开始涉足城市更新项目,目前在广州、深圳等大湾区核心城市运作项目达100多个,已有50多个项目成功推向市场,累计更新改造面积超2500万平方米。
根据规划,大涌村成片连片改造项目更新改造范围总面积约81公顷,改造后总建筑面积约190万㎡,总投资额超过230亿元。
星河将通过统筹大涌村及周边区域更新改造,涵盖旧村全面改造、存留用地开发、周边旧城改造、国有旧厂整合、区域环境整治等多种类型,打造为南沙区成片连片综合开发的“三旧”改造示范区。
经星河改造之后,大涌村未来将成为集生活、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智慧社区。而村留用地通过“货币+物业”兑现留用地的形式改造。
未来,大涌村将有成熟的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居住、商业、教育、娱乐等全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对于村民而言,集体物业和自持物业的租金也提高不少,收入自然会翻几番。
谈到大涌村旧改实施方案,朱伯、吴伯都表示对星河相当满意。据他们介绍,村民也相当支持大涌村的改造,新村街片区签约同意率超过97%,上下街片区同意率也接近90%。
大涌村的现状,只是南沙街道的一个缩影。率先走向旧改,大涌村未来或能带动整个南沙街道的发展。
其与南沙未来中心“横沥岛尖”正对岸,能全方位直望灵山岛尖和珠江东的科学城,有着稀缺的望江观赏南沙未来三大核心区域的优质视角。
未来的大涌村,将通过购物中心、商业办公中心,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集体物业价值提升,村民收益持续递增。
身处深圳、东莞前往南沙核心区的核心要道,大涌村是南沙迎客的重要大门之一。做好人居、商业******建设,呈现了南沙区核心区的“精神面貌”。
踩着城市更新浪潮的大涌村,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运势,演变为缩小版的交汇口,在星河的助力下,成为大湾区走廊的“璀璨星河”。
部落助手微信:NSBL_help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