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中山发展献策:厚植培育“小巨人”土壤撑起中山制造脊梁
议题: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
厚植培育“小巨人”土壤 撑起中山制造脊梁
中山具备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比较优势。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中山,已涌现一批在细分领域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的企业。中山一批上市公司,也都是从“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发展壮大的。因此,培育和引进结合,形成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土壤,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等区位优势,吸引更多这类企业向中山集聚。使专精特新成为中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特色。
这类企业体量不大,对土地要求不高,中山当前土地状况能满足这类企业需求。这类企业成长速度快,能实现“小产业干成大事业”。
一、 固本培元,加快对现有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
注重“一企一策”的精准扶持。摸清中山当前专精特新企业的类别、特点,分阶段、分行业,对不同阶段的专精特新企业采取不同的政策扶持。
对于有些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企业,不妨多个部门进行政策联动,力促企业在创新、人才引进、体量成长等方面走得更快,力争早日成为行业“单项冠军”、“小巨人”,牢牢占据行业竞争优势,争取早日走向资本市场更广阔天地。
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上市公司的企业,则侧重其产业链关键零配件的配套企业培育,一方面可降低上市公司配套成本,另一方面又可培育一些新的专精特新企业。
二、招商引资时,面向湾区的产业配套,侧重这类企业招引。
在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招商时,不局限对中山现有产业的强链补链,更侧重整个湾区的产业链配套。同时,利用村镇产业园的改造,可规划一批特色的“专精特新”产业园,在生产、生活、公共******配套方面,满足专精特新企业群需求。
通过招引高质量的专精特新企业,可以增强中山专精特新企业群的竞争力,有机会培育更多新兴业态企业,改善中山产业竞争力。
三、利用好科创板、北京证券交易所,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
主动从现有专精特新企业当中,梳理一批“种子选手”,并加强企业的规范辅导,推动企业早日走上资本市更广阔天地。
来源:中山发布“我为中山高质量发展献一策”征集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