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五次党代会聚焦推动土地化零为整“整”出产业新空间
“碎、散、低”的土地瓶颈,已严重制约了中山工业的发展,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难,招商项目落地难,这些都难在工业用地空间不足。那么空间在哪儿?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下简称“报告”)提出:坚持工业立市,坚决打赢打好破解土地瓶颈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与会代表12月26日接受本报专访时纷纷表示,报告这一提法振奋人心,将落实四个坚持,坚定地闯出一条具有中山特色、更好更实的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之路,以路在咱们自己脚下的果敢,稳中求进,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
2021年9月份,东凤镇民乐社区一工改工项目施工点。
破解土地碎片化,腾出产业发展空间
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事关产业空间、生态环境、城市形态、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如果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推不动,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整理出足够的产业发展空间,深中通道也会成为“深中过道”,机遇将成为危机。
“上午报告分析中山现存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土地碎片化。如果不破解碎片化这一土地瓶颈,将难以承载新兴产业需求。”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陈晖东分析说,目前中山土地碎片化呈现几方面特点:一是碎,二是散,三是效率低。未来要对接深港,拥抱湾区时代、迎接大桥时代,就必须如报告所说,坚持工业立市,坚决打赢打好破解土地瓶颈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东凤镇党委书记罗绮冬说,东凤作为北部镇区一员,这是必须面对的战役。东凤镇开发强度已达70%,必定要向存量要空间,通过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还将带动整个产业升级、城市空间的重塑。在土地瓶颈破解同时,东凤已进行“一河一带两轴,三园两中心”的规划,确定以智能家居和智能家电作为主导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品牌来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目前,东凤镇的三大工业园,较大面积以低矮锌铁棚为主,需要通过改造升级破解土地瓶颈。
“上午听了报告,我们感到非常振奋,这个报告把破解土地瓶颈作为中山释放产业发展空间、必须打的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这场攻坚战我们期盼已久。”古镇镇党委书记匡志谈报告感受时表示。他认为,这个报告非常清晰,而且用坚决有力的话语,鼓励镇街结合实际探索更多改造路径和模式,形成沙场赛马、万马奔腾的竞跑局面,拉开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大幕。
火炬开发区“工改工”的张家边片区一带
报告提出了四个坚持。坚持规划先行,连片改造,打造一批万亩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坚持以“工改工”为主,从规划上蕞大限度保护和拓展制造业用地空间,严格控制工业用地转商业商住用地。坚持分类施策,对权属村集体和私人(企)的低效工业用地及厂房制定针对性改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改造积极性。坚持蹄疾步稳,在深入细致工作中稳中求进推动改造。
匡志表示,古镇已经做好了准备。去年以来,已有6个村启动前期工作。其中大华工业园拆除有一段时间,冈南工业园正在拆除,曹三工业园正在蕞后冲刺。“古镇决心很大,我们镇村同心同向同力,有速度有效率。在‘四议两公开’走完所有的流程之后,将下决心做中山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的排头兵,模范生。”古镇镇已成立了镇领导挂帅的指挥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每一块地的属性和三旧改造政策,对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的路径方法、权属、资金、筹备等进行了透彻的讨论。还去顺德多个村学习先进经验。匡志表示,接下来,古镇镇将信心百倍,推动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
罗绮冬说,接下来将按报告要求打好这场攻坚战。她说,东凤镇将坚持规划优先,更好腾出产业的发展空间,从产业提升、生态优先、补齐短板、重塑城镇生态人居环境进行先行规划。坚持产业优先,在改造的过程中坚持产业的高标准。坚持分类施策,目前工业园厂房的权属各类主体都有,有国有土地、村集体用地、私人土地等,同时存在历史问题和碎片化的问题,各市场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也不一样,因此分类施策才能满足不同诉求。东凤镇已推出“梧桐计划”,在未来的5年分三个阶段推进三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领导挂帅,分13个片区,每个镇领导挂一个片区,既挂帅又出征,作为片区的片长,和群众谈、和村(社区)谈、和业主谈、和企业谈,让他们熟悉政策,让他们支持工业园区改造。目前,东凤镇已经探索出初步的模式,即“三三制”,同步洽谈,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引入产业,成熟一块,推进一块,使每一片都能成为一个标杆。“我们已经有了总体的谋划,下一步也期待能够得到市里产业引入支持、打通难点堵点的政策支持。”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闫东平表示,报告提出未来将打造一批万亩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一个产业园里面确定2~3个主导产业配套和招商引资,围绕着这些主导产业来进行,还可以集中供气、供水、污水处理,还能集中进行专业的物流服务,推动园区的产业在空间和产业链上双向双重集聚。接下来,主题园区将由市镇统筹,定产业主题方向、定规划建设标准、定企业准入标准。这将破解中山目前工业园普遍存在散而乱、缺乏园区服务的短板,促进工业园区真正符合高质量产业发展方向。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陈晖东表示,接下来将按照报告的要求抓好落实。做好规划先行,把规划做在前面,提前做好布局,通过规划全市谋划万亩千亩的特色产业主题园区。将把现存的用地碎片情况底数摸清楚,心中有底。将制定政策,原来的三旧改造政策已有多年,但也相对滞后,主要在政策落地这一块还存在很多不足。“接下来我们会按照市委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权属主体,如,针对村集体的,针对私人或者是私人企业用地的,都将分类出台相应的工作措施,实现不同权属人共赢。”他补充道。同时,将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市委的要求做好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水平,让企业真正放心。在这个过程中,市镇共同努力,全市上下不同的利益主体一起努力,共同为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一起投入,实现共赢。“正如报告中所说,这项工作确实很难,我们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打赢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陈晖东说。
文:记者 黄凡 图:记者 余兆宇 夏升权
责任编辑:陈家浩 见习编辑 赖彤瑶
纪念郑观应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专题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60575B1-20203854
联系邮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