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即动工”成为“常态”八成业务“一个工作日办结”——中山市自然资源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拿地即动工”成为“常态”,八成业务“一个工作日办结”——中山市自然资源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研发推出“中山看地云”小程序、“拿地即动工”成为“新常态”、不动产登记再提速、印发一系列新政策助力“工改工”……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多措并举不断强化服务企业能力,全面提升自然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益,用心用情服务企业,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奋力推动全市经济“开门红”“全年红”。
3月28日,“中山看地云”小程序发布,企业用户指尖一点,随时随地可看到地块相关信息。
“足不出户就能在线看地,真是解决了疫情期间的大难题”“中山的产业用地分布情况一目了然,选地更方便了”……3月28日,中山以微信为载体发布了“中山看地云”小程序。这意味着今后企业用户不需跑现场,只要指尖一点,就可随时随地看到地块的坐落、区位优势、技术指标,并可以通过联系人快速了解招商、供地等政策。
除了文字信息,我们还可以看到在页面滚动播放图片,这里面有地块控规图、周边交通图及现状图等,能够让我们对该标准地有更加直观、深入、全面的了解。
“4月11日,我们还通过‘中山看地云’平台发布了10宗城镇住宅用地的出让预公告,这是中山首次采用预公告形式批量发布出让住宅用地。”据中山市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科科长龙贵光介绍:本次发布出让预公告是中山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决策部署,引导市场理性竞争,保障土地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举措。
“中山看地云”只是市自然资源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面镜子。
市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破解产业项目落地难题,深入推进用地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建立新供应用地预受理长效机制,扩大区域评估试点范围,创新制定带设计方案出让、“标准地”出让等政策制度和上线“中山看地云”平台,有力推动土地供应提速增效,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3月30日,港口镇一天之内两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动工”,尤其是生活家地板产业新基地项目更是创造了中山市目前拿地到开工的蕞短时间记录。
目前,中山市的产业项目“拿地即动工”成为“常态”,这得益于市自然资源局建立的预受理长效机制。2021年至今,共有35宗重点项目通过预受理机制实现“拿地即动工”。产业项目实施预受理机制,用地成交当天即可以拿地开工,可极大节省企业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为产业项目顺利落地保驾护航,受到企业家们一致好评肯定。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服务提升不动产登记效率,34%业务“立等可取”,80%业务“一个工作日办结”。
近日,位于五桂山街道的一家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前来咨询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由于公司急待资金回笼用于周转,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知悉相关情况后非常重视,本着“暖企、惠企、高效”的服务理念,积极为其开辟“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受理了相关登记申请,仅1个小时就完成了审核登记流程,确保了银行按时为该企业放款。
该公司办事人员感慨:“几年前,办理一宗抵押登记业务,要花上好几天时间,运气不好,还要跑动几次添补材料。现在太快了,一个小时左右办好,几乎立等可取!还有容缺受理、邮递服务等人性化服务,真的及时解决了我们公司融资方面的难题”。
近年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的质量和效率,主动探索创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通过多种举措创新服务提效率,让不动产登记再提速。
比如,搭建了“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集成、流程集成,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部门协同联动的新办事模式,实现57类不动产登记业务中20个业务事项全程“零跑动”,34%业务“立等可取”,80%业务“一个工作日办结”。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还构建了不动产交易、缴税和登记“一窗受理、并联审核”模式,群众“只到一个窗,只交一套资料”,通过数据推送与信息集成实现交易、缴税、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审核,实现群众从交件到领取不动产权证1个工作日完成;取消企业间办理存量非住宅交易网签,通过“专区、专窗、专人”服务,实现企业办理不动产交易登记1小时办结。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同时设置企业办事专窗、网上申请专窗、绿色通道专窗、优抚对象专窗、爱心服务专窗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切实保障企业和企业的办事需求,得到了群众及企业的好评。
中山市自然资源局还将政务服务延伸至镇街及委办局。在自然资源政务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市、镇两级业务系统连通,进一步优化用地报批、征地管理、土地储备等审批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间,改善市、镇两级业务资料纸质传递、信息不同步等现状。
3月30日,港口镇生活家地板产业新基地项目动工。该项目创造了中山市目前拿地到开工的蕞短时间记录。图为动工仪式现场。缪晓剑 摄
土地瓶颈问题,是近年来制约中山发展的“头号问题”。2022年无疑是中山的“工改年”,今年以来,市城市更新局锚定“工改工”主攻方向,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服务、监管两手抓,持续提升业务指导服务水平、加大项目批后监管力度,大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动工。
破解“工改工”,需要政策保障。市城市更新局因地制宜推动出台了《关于促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调动镇街、企业和原产权人等各类改造主体积极性。加快制定了《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管理办法》,建立项目动态维护管理机制。此外,即将出台《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有关土地征收收回操作指引》等5个操作指引和工作细则,让企业感受到“工改”速度,加快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
优化服务意识必不可少,市城市更新局加强项目批后监管,督促指导有关镇街及时签订项目监管协议,建立项目实施监管台账,探索建立项目全流程督办、协办、帮办工作机制,对“工改工”项目“一竿子”跟到底,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让企业感受到“工改”便利。今年全市拟将186个“工改”项目、1.37万亩用地拆除整理纳入实施计划。
下一步,市城市更新局将重点做好项目规划报建等业务跟进工作,继续发扬“啃硬骨头”精神,协助企业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堵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目按计划推进,尽快动工。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重任在肩,更须砥砺奋进,中山全体自然资源人必将在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 前置专家审查把关环节,提高项目审议效率
◆ 现场调研政协提案,共商保护古树名木
◆ 深入镇街强化检查指导,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落实到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