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山科学城、省级工业园两大框架南区攻坚“工改”
4月19日,市人大代表“工改”专项集中视察第十一组到南区街道视察“工改”工作开展情况,为南区街道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市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工委主任林惠强、省人大代表刘燕、市直机关代表小组、南区街道代表小组及南区街道领导郭渊、谢力生、朱勇等参加活动。
人大代表们先后实地走访了解了恒美园山仔白石环工业区、树涌工业园等“工改”项目情况。 南方+ 陈利城 摄
当天上午,林惠强带队,代表们先后实地走访了解恒美园山仔白石环工业区、树涌工业园、盈合智能家居、冠一智能包装等“工改”项目情况,在现场了解项目改造升级的进度,详细了解项目概况、改造模式、经济效益等情况。现场走访视察后,人大代表们又在南区街道办事处会议室与南区街道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指挥部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代表们认真听取了南区街道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升级工作汇报,并围绕营商环境、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讨论交流,提出了意见建议。
市人大代表“工改”专项集中视察第十一组与南区街道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指挥部进行座谈。 南方+ 陈利城 摄
“2022年,是全市打响村镇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攻坚战的开局之年。南区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奋力谱写南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座谈会上,郭渊介绍,目前南区街道村镇低效工业园区面积为3178.96亩,主要连片“工改”项目为园山仔白石环“工改工”及第二工业区“工改综合”,共可释放1510亩低效土地。
南区街道将在省级工业园区和中山科学城框架下,以“1+3+N”产业平台体系统筹推进“工改”。今年,南区街道将重点开展园山仔白石环一期 365 亩“工改”,一并推进个人自改,确保村镇工业集聚区拆除整理不少于510亩。在总体规划下,园山仔白石环明确“工改工”方向,致力打造两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平台。
今年初,南区街道获省政府批准广东省中山南区产业园。未来,南区街道将规划中山科技创新园成果转化园、国家火炬电梯特色产业园、北溪数字经济产业园等3个千亩主题产业园。第二工业区则通过“工改综合”打造“城市客厅”,补齐南区高端产业和城市形象短板,有力支撑全市“强中心”工程。
郭渊表示,在推进“工改”的同时,南区街道还将坚持同步招商,实行工改招商联动,围绕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省级和激光、氢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全力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省人大代表、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刘燕建议,在推动“工改”的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要多方面拓宽招商渠道,丰富招商队伍人员结构,吸引更多社会人才加入专职招商团队。
针对“工改”推进中的生态保护问题,市人大代表汤爱军强调,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要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要坚持“工改”、环保“两手抓”,深化落实生态环境领域的暖企助企服务措施,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据悉,今年以来,南区街道已梳理本地企业增资扩产项目20个(近期拟落地5个)总投资63.4亿元;新招引在谈项目9个(近期拟落地4个),总投资49.75亿元,部分企业有意落户工改整理出的工业用地。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欢迎加入南方+南区读者群!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