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发!中山招商重振虎威开新局
经济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招引重大产业项目,是壮大中山新动能的“助推器”,将为中山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当前,中山“重振虎威”动员令已经发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中山刮起新一轮“东风”。
大招商、招好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山招商工作迈向新的征程——把招商引资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与推进增长方式转变结合起来。中山正以一往无前的锐气,凝心聚力,全力推动重振虎威,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邻近港澳、有着众多华侨华人乡亲的中山县借力外商投资,让“三来一补”的星星之火,助中山招商引资、办企创业的热情成燎原之势。而后,以外商投资为主的“三资”企业在中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中山开创了多个全国头部:头部家中外合作宾馆、头部家中外合资大型游乐场……中山成为广东“四小虎”之一,各个镇区逐步形成了有重点的连片性加工出口区,“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模式在中山成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通过招商引资,中山从基础薄弱的农业县开始,经历了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奋斗史,一步步走向坚持开放、不断创新的发展之路。
凡为过往,皆为序章。经过多年发展,单一地招引个体项目、“一镇一品”的增长模式,已经较难适应中山经济社会新情况。
随着深中通道、深茂铁路、港珠澳大桥等重要战略通道的推进和建成,“一小时经济圈”带来的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的便利,更多的是资源要素的流通和竞争。
要发展,必须要有改革的魄力,要改革,必须先解放思想。为此,中山调整改变传统招商思路,展现前所未有的改革决心。
一是产业招商着重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转变,招商政策从传统资金扶持向资源整合配置转变,招商方式从招引个体项目向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拉动转变。聚焦跨国公司、大型央企、大型民企和战略性新兴企业等,中山重点推动一批高端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在引进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上有突破。
二是更加重视招商队伍建设,开展全市招商引资机制重构行动,形成市级统筹、市镇联动的招商队伍,打造一支具备专业精、素质高、能力强的精准招商力量。此前,各镇区招引项目上报市级层面后逐一处理。现如今,涉及重大项目落地的各个部门相关人员在一起组建了微信工作群,每天都在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重大项目的落地进度,大大加快项目落地进度。
三是把项目落地摆在突出位置。着重实施项目落地攻坚计划,提高完善重大项目专项协调落地机制。为此,中山建立了产业项目用地计划分配机制,通过构建“带地招商、看图下单”招商模式,根据纳入年度供应计划的工业用地台账精准匹配项目,引导项目优先在批而未供等存量用地上选址,坚持让产业用地走在招商前面,先有地,再招项目。并出台了《中山市重点招商引资产业项目落地推进机制的工作方案》,梳理出项目落地推进14个阶段49个环节所涉及的责任单位和所需时限,建立起“一个项目一张表制度”,让项目投产落地驶上快车道。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山投资1000万以上的增资扩产项目约100个,预计实现产值200亿元。
对落后的招商思路大胆“扬、弃”,中山招商思路变化的背后,是“全域中山”发展理念的强化,是“双区驱动”背景下的产业布局思维。中山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效率推进项目落地。
2019年11月6日,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到中山市经济城建部门调研。赖泽华强调,要稳企业、重招商,优化存量拓增量。要抓创新增动力,积极参与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布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大健康等新经济新业态,积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大力引进一流高校院所。要以大招商、大平台引育大产业,加快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岐江新城、民众创新园等重大平台建设,全力争取引进有标杆性、带动性的总部项目、龙头项目,强化招引落地“一条龙”服务,谋划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快动工、快建设、快投产。
而在此一周前,10月29日,中山市市长危伟汉率队赴澳门开展项目洽谈,前往澳门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引进澳门科技大学的医疗资源,在翠亨新区建设澳科大(中山)国际医院、国际医疗检测中心、健康科技产业园等项目,拟打造现代健康医疗服务高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广泛的地区。
2019年12月初,市商务局开展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业务培训,邀请专家为全市各镇区及市招商公司招商引资工作人员做了相关培训,为招大引强厉兵秣马,加强招商队伍建设。
中山主官、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频频到外走访交流,推介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山机遇”,扩大“中山朋友圈”。不难看出,一系列动作背后,是中山对引进优质项目的迫切愿望。
招商招的是什么?招的是中山的未来。中山的未来,是看产业,看企业,看信心。重大产业项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更是参与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入场券”。
目前中山与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全市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其中2019年1—11月,全市招商引资共对接引进项目617个,投资金额2467.80亿元,其中已动工超亿元项目50个,超亿元签约项目75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合计签约110个,占比54.7%。成功推动有棵树、欧普、洲明、华帝、智沐喜星、民众新型显示谷、康方等项目落地或签约。项目投资强度、产值、税收等分别提升40.5%、89.3%、82%。
2019年的3.28招商引资洽谈会,上台签约项目达41个,其中有13个是外资项目,投资来源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瑞典等,项目包括了高端教育资源、高技术产业等多方面。
一子落下,全盘皆活。通过招商引资,促进产业新旧更迭、攀向高峰。用新空间招引高质量项目,用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珠三角优化发展步伐,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主阵地、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头部方阵作用。
按照省市部署,目前,中山市商务局抢抓机遇谋发展,借助“双区驱动”的东风,强化“主阵地”“头部阵地”意识,围绕深中通道做好“东承西接”文章,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着力谋划战略平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化产业布局、城市品质提升等,把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为此,中山在招商引资机制上大做文章,取得了新的突破:修订《中山市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管理办法》和《中山市镇区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中山市产业项目流转实施办法》《中山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管理办法》《中山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奖励资金拨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从项目对接、谈判、入库、流转、落地、动工等方面全流程规范化、制度化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统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
厘思路、优机制、建平台……众多基础性及机制性工作正在铺开,为推动中山招商引资“重振虎威”提供破题之策。下一阶段,中山市商务局将从多个方面为大招商、招好商铺路:
打基础。呵护好产业“聚宝盆”,高标准建设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岐江新城、民众创新园等重大平台建设,为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打好基础。积极引进总部项目、龙头项目,让科技创新的种子茁壮成长。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
抓大项目。全力做好328招商,实施靶向招商和补链招商。紧盯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和港澳地区,瞄准海外重点地区、湾区重点城市,围绕健康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积极招引跨国公司、大型央企、行业龙头, 增强创新发展动能。
抓制度规则衔接。进一步深化港澳合作,积极谋划打通制度障碍、规则障碍的改革措施,推动中山国际贸易、国际航运、金融业、对外投资以及管理体系上对标国际。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参与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布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大健康等新经济新业态,积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流高校院所。落实好国家和省外贸政策,帮助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以外贸新业态拓宽市场新渠道。
着力要素保障。加强政策保障,完善金融、土地、环保、科技、招商、创新、创业等配套政策。强化人才要素保障,创新外经贸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任用、激励保障和人才协调联动机制,打造适应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020年,响应全市“重振虎威”号令,中山千方百计打开招大引强新局面,力争在引进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上有突破,并推动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见效。招商引资是否能重现改革开放初期中山的城市活力,又是否能为中山经济高质量崛起重塑辉煌?新一年的新气象令人期待。
积极对接全球优质资源,向世界发出中山的“湾区之邀”。为助力中山招大引强,助力高质量崛起,1月6日,南方+中山商务频道正式上线年全方位宣传中山商务亮点和招商引资新作为,敬请关注!
如何订阅南方+“中山商务”频道?请看下面的小贴士:
◎打开南方+新闻客户端,点击顶部右上方的“+”号。
◎进入“频道管理”页面,在“区县推荐”栏点击“中山商务”。
◎返回客户端首页,在顶部导航栏位置点击“中山商务”频道,即可查阅新闻。
◎全省用户也可在南方+客户端“城市切换”列表中找到中山商务频道。
◎想更便捷地获取本地信息?您还可以将中山商务频道添加到手机桌面,随时想看就看。
点击城市区级频道导航栏右侧的加号:
选择您想要添加的区级频道,并点击“立即添加”。
中山商务频道就会显示在您的手机桌面上了。
【摄影/海报】王云 叶志文 朱晓宇
【作者】 廖冰莹;叶志文;吴帆;王云;朱晓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