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从行政区到经济区如何激活镇域新能量

admin8个月前 (09-27)中山产业信息31

  中山镇街经济的增量变化,正在显示统筹发展机制的推动力。

  蕞近,各镇街陆续公布2022年经济成绩单,火炬开发区统筹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2.81亿元,成为中山首个GDP突破500亿元的经济单元。

  作为“市直管镇”的“直筒子市”,中山一直在努力突破传统专业镇经济模式面临的“统筹能力弱”“空间碎片化”等弊病。经过多年探索,中山市在镇街合并、统筹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镇域经济发展格局为之一新。

  2023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中山将“探索片区统筹发展,强化镇街产业分工协作,构建若干产业鲜明、集约高效、优势互补的跨镇街经济片区,推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同时,实施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培育更多全国百强镇、千强镇。”

  从行政区经济到经济区经济,中山镇街发展格局正加速度走向“深融合”“深改革”阶段。

  从局部向整体,更容易看清统筹发展机制带来的变化。

  2022年,是中山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头部年。在火炬开发区统筹区经济总量跻身全市首位的同时,作为这个经济单元的新组成部分,民众街道的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新突破。这样的“双赢”,源于这对新经济组合在空间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的双向互动中展现出的互补效应。

  火炬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强度也已超过60%,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地从哪里来”是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脱胎于传统农业大镇,民众街道亟需整合发展空间,承接优质项目,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和城市品质升级发展。

  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共同目标,火炬开发区与民众街道同向发力,开始了深度融合探索。打破区域行政界限,实现土地空间资源的跨区域统筹利用,成为区域深融合的重要一步。

  据统计,2022年,民众街道全面打响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攻坚战,成为火炬开发区统筹区土地空间整备的“主战场”,全年启动了17个“工改”项目,拆除整理用地超过350亩。民众街道开展集中攻坚,细化用地报批、征地拆迁和项目招引、落地、动工、投产等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过去一年完成征地1378亩,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等共约2000亩,有效为未来高端产业项目落地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这一年,火炬开发区统筹区供地面积实现翻番,其中主要增量就来自民众街道。

  土地增量,为国家级高新区谋划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空间支撑,火炬开发区引入的一大批优质产业项目加速向民众街道布局。过去一年,民众街道完成土地挂牌重点工业项目8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实现项目供地超过540亩。

  土地资源的跨区域整合,正在助推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

  围绕深圳“20+8”产业集群和火炬开发区“3+3”现代产业体系,民众街道仍在聚焦土地整备持续发力,2023年,计划完成2500亩产业用地整备和990亩经营性用地整备。

  另一方面,除了“火炬原药港”,火炬开发区还结合主导产业,横跨中山港、民众两个街道规划建设“智谷”“光谷”“药谷”三个重点特色园区。

  从行政区经济到经济区经济的转变,其核心是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以产业融合为突破口,中山正在探索更具普及性意义的镇域融合发展模式。

  拥有30多年积淀的传统专业镇,是中山镇域经济融合发展的“蕞大公约数”。在中山北部,家电产业成为镇域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主线多年的发展,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三镇家电产业规模已超千亿元,以三镇为代表的中山北部家电产业镇,与佛山家电产业镇共同搭建起了珠三角家电产业“黄金走廊”。但一河之隔,中山家电产业在形态、规模、段位上仍与佛山有较大差距。相比佛山拥有美的、

  、格兰仕等家电行业巨头,中山家电产业面临着“星多月少”“大而不强”的现状,目前仅有奥马电子一家本土培育的上市企业,且各家电产业镇之间缺乏联动“默契”,产业同质同构、创新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如何破解这样的产业转型困局?三镇正在加强联动。

  2022年,黄圃、南头、东凤三镇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的“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中山)”称号;今年初,以三镇为核心的“国家火炬计划中山日用电器特色产业基地”又入选了“广东省特色产业园”,三镇在全国家电产业版图上的整体性得到进一步强化。

  3月6日,受疫情影响沉寂了两年多的中国(中山)家电交易会以全新的面貌登场,首次由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三镇联合举办。

  将产业作为中山镇域融合发展的主线,这一逻辑已经越来越清晰。今年1月,中山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打造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光电光学、灯饰照明、中山美居、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时尚产业在内的中山新时代“十大舰队”。

  与传统产业园区不同,十大主题产业园跨镇域布局,比如智能家电产业园由黄圃片区、南头片区、东凤片区三个片区组成,智能制造产业园则由小榄片区、古镇片区和横栏片区组成。

  在传统的镇域经济的架构之上,中山正以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为牵引,以中山新时代“十大舰队”和十大主题产业园为框架,找到镇域融合的突破口,重塑镇域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重构镇域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

  事实上,中山镇街产业联动的触角早已超越镇域范围。深中通道未通车,深中两地的产业联系已经密切起来。截至目前,翠亨新区已引进超过30个深圳企业和项目,其中包括中广核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先进核能研发基地等一批标杆项目。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中山镇域融合发展已进入2.0时代:区域战略融合阶段。在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全面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的框架下,中山镇街被赋予了更多对外联动的使命。从伶仃洋畔的翠亨新区,到佛中交界的家电专业镇,联动的触角越延越长。

  站在中山“东承”的“桥头堡”,翠亨新区对标深圳“20+8”产业集群,已经提出了打造健康医药、装备制造及

  、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和未来产业的“4+X”产业发展体系的设想。去年,翠亨新区累计招引落地项目超过30个,其中就包括庄严“湾区芯城”、浪尖D+M国际设计产业港、中广核等一批来自香港、深圳等地的重点项目,并组织新区企业与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相关骨干企业联合组建了中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技术联盟,产业链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接下来,翠亨新区还计划通过整合南朗工业区等多个低效工业园和周边产业用地,打造万亩级深中协同产业集聚区,为深中联动打开更大空间。围绕“东承”目标,火炬开发区在民众街道划定了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以及深中合作创新区先行启动区。深中合作创新区定位对标东莞松山湖、佛山千灯湖等大湾区一流产业园区,承接深圳等大湾区高端产业资源。除了布局火炬药谷、智谷、光谷、火炬原药港“三谷一港”,还将建设

  照明产业区、光学元件产业区、激光设备产业区等功能区域。目前,深中合作创新区先行启动区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前期招标工作。广东省委深改委在部署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时强调,中山要以推进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规划等一体化为重点,加快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

  跳出行政区限制,中山镇街正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姿态奔向大湾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中山市土地整理公司招聘岗位一览

2022中山市土地整理公司招聘岗位一览

  2022中山市土地整理公司正在招聘工作人员,具体招聘业务主管、业务专业岗位,详见正文。   2、具备1年或以上基层管理工作经验;   3、具有较强的计划、沟通和执行力;   2、具备1年以上招投标、采购相关工作经验。   2、并具备1年以上三旧改造工作经验。   》》》点此查看报名方式及招聘原...

2567亩194亿!2021年中山土拍高光回顾多项记录被刷新

2567亩194亿!2021年中山土拍高光回顾多项记录被刷新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567亩,194亿!2021年中山土拍高光回顾,多项记录被刷新   2021年12月25日,随着古镇教育用地的成功出让,2021年中山公开市场土地交易落下帷幕。   过去一年里,中山土地市场交易情况如何?哪些片区供地?...

“制造业当家”中山市5000亩商住地改产业用地丨焦点

“制造业当家”中山市5000亩商住地改产业用地丨焦点

  彭澎认为,从国家政策的导向来看,“房住不炒”和城市群发展模式对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影响更大,中山适时进行发展模式的转型具有现实意义。   地方政府正在尝试减少对房地产和土地财政的依赖。   3月6日,来自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的消息显示,中山计划将翠亨新区、岐江新城合共超过5000亩的商住用地,调整为工业、新型产业、商业、文化等综合产业用地。...

《塑料制造》采访深圳市楊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饶振鹏科技

《塑料制造》采访深圳市楊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饶振鹏科技

  12/14/2022, 4:58:08 PM   《塑料制造》采访深圳市楊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饶振鹏 科技   《塑料制造》采访深圳市楊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饶振鹏   《塑料制造》采访深圳市楊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饶振鹏 科技 简介   《塑料制造》视频采访深圳市楊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中山今年计划改造低效工业项目盘活用地约13万亩

中山今年计划改造低效工业项目盘活用地约13万亩

  原标题:中山今年计划改造低效工业项目盘活用地约1.3万亩   2月28日,记者获悉,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冯庆同,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指挥部干部王远胜、周华龙做客由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周五民声直播室”,与市民开展互动交流。目前,土地瓶颈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之一,企业增资扩产、良好的城市形态、足够的公共服务设施,这些都离不开土地。冯...

中山加快建设深中合作创新区深中产业走向“深融合”

中山加快建设深中合作创新区深中产业走向“深融合”

  中山翠亨新区深中通道西着陆点旁塔吊林立,由深中两地国资平台联动建设的湾区未来科技城项目正如火如荼开展。近日,该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园区主体工程已完成超过建设总量的1/3。中山火炬开发区民众沙仔低效园区改造升级工作也在深入开展,园区改造面积超过1万亩,将成为中山万亩级深中合作创新区的一块“试验田”。   深中产业联动在中山大地上不断结出新果实。目前,中山正全面开...

中山土地之困要破题了!大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可解决

中山土地之困要破题了!大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可解决

  引进大项目及企业苦于没有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导致9年项目没落地…...5月26日下午,人大代表们不约而同地在中山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第十七代表团分组讨论上热议土地之困。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中山仍面临着土地规划、产业交通等9大方面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直面“土地之困”。   “中山开展土地规划的专项治理、乱象治理,现在迎来一个好的时机。通过机构改革,原来几个‘...

中山大力拓展产业空间进行用地规划优化预计增加5000余亩产业用地

中山大力拓展产业空间进行用地规划优化预计增加5000余亩产业用地

  2023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拓展产业空间,鼓励商业、住宅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记者了解到,中山正在进行新一轮用地规划优化,规划调整后,翠亨新区和岐江新城将分别增加超3000亩和2000亩产业用地。近期,中山市在保障产业用地、促进制造业当家方面频频出招,成绩斐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永涛通讯员钟轩黄凡、李红   马鞍岛: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