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自然资源局:打好组合拳强化用地保障
“‘3·28’签约当天,中山富力中心项目就在岐江新城动工,被纳入中山2020年头部季度重点项目。”提及项目落地过程,富力集团中山公司总经理施泽昊忍不住要点赞中山速度:疫情期间,中山富力中心项目处提交完材料后很快就拿到了国土证。富力中心项目就是在前期充分准备下招引过来的,施泽昊介绍,目前工程进展较快。
富力项目在中山并非个案。通过推行并联审批,重点项目实现用地规划许可、不动产登记、工程规划许可“当日交件、当******复”,小榄镇广恒合优科技项目从拿地到动工同样仅用时7天。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中山强化工业用地保障。图为动工建设中的中山西环高速板芙段。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今年以来,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重点工业项目攻坚战的工作部署,全面统筹用地规模和用地指标,通过科学规划管控、创新管理政策、营建高效窗口、优化审批质效等一系列“组合拳”,强化工业用地保障。
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线,实施分区分级管控,保障不少于25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占全市建设用地比例不低于30%。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支持规划容积率较低的工业和仓储用地,通过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容积率调整程序,压减编制审批时限,保障制造业用地需求。
统筹增量存量,土地资源要素对于重点工业项目能保必保。今年以来,中山上半年保障彩讯、华润燃气、保利长大、江龙船艇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建立产业项目供地预备库,处置盘活闲置工业用地72公顷,完成“工改工”项目审批8个,加强存量用地与招商引资项目的对接匹配。
与此同时,市自然资源局出台实施《关于统筹用地保障 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工业用地保障、存量工业用地利用、供地优惠政策、提升审批效率等4方面制定9条措施,全力保障制造业发展。建立健全“多审合一”工作机制,推行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土地资源和技术控制指标清单”制度,提前落实项目落地的前置环节,实现“企业拿地后即可开工建设”。
结合“万干扶万企”联系服务企业活动,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及业务科室主动对接市有关部门、镇区政府和项目单位,做好政策解读和业务答疑,针对镇区反馈的114项问题逐条制定解决措施。
“落实省、市部署,市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重塑国土规划管理体系,科学统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修复,实施土地精细化管理,为全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大交通建设等提供坚强的用地保障。”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