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角镇:企业以“工改”促“技改”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8月14日,记者从中山市三角镇获悉,目前,该镇跟踪服务“工改”意向企业46个,已批复“工改”项目改造方案9个,投资额约15亿元,其中,投资2亿元、准备8月动工的东太染业(中山)有限公司“工改”项目,将以“工改”促“技改”,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改造后年产值将达到2亿元,年税收将达到1000万元。
东太染业(中山)有限公司成立已有20多年。 通讯员供图
东太染业(中山)有限公司成立已有20多年,主要从事棉、腈棉、人造棉等色纱、散纤色棉、散纤粘胶等加工和成品销售,曾获得“国家绿色工厂”荣誉。但由于厂区土地利用率十分低下,原厂房设计难以承载新型设备,企业转型升级受阻,经济效益和税收贡献欠佳。2022年,东太染业原合作伙伴宁波北仑区鼎邦杰西雅服饰有限公司获知中山市正全面实施“工改”,基于中山市的地理及在印染行业的上下优势,决定收购东太染业并对厂区实施全面改造,计划建设新型绿色环保清洁生产标准工厂。
厂区改造计划本月动工,投入2亿元,容积率不小于3.4,总建筑面积不小于54028.5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面积不小于52473.16平方米。改造后年产值将达到2亿元,年税收将达到1000万元,可增加就业岗位200个。新厂房计划使用新织造印染工艺、先进技术设备。
“过去的老厂房无法支撑纺织新设备的安装,这让企业产生了转型升级的需求,因为行业的特殊性,数字化改造需要强有力的支持,全新标准化厂房和好的政策是关键,而‘工改’恰好符合这些要求。”东太染业(中山)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鑫表示,选择参加“工改”的出发点,是为了打破过往“束缚”,尽快上新设备、新技术、新产能。由于国内及国际竞争的加大,印染行业必须往“高、精、尖、专”转型才能保持市场优势,企业通过“工改”增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增资扩产和升级转型齐头并进,能更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纺织行业很庞大,所以我们要发展‘小而精、小而美’的公司,向专精特新方向不断前进。”罗鑫介绍,借助“工改”能够从三方面受益,一是打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拓宽生产空间,同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能够“留人才”;二是不断吸引新人才,强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引人才”;三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引进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设立自动化仓库,实现自动化运输。
编辑 陈彦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岳才瑛
滚动更新丨“花样”开学,我蕞特别
聚焦中山市“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推进会
走出中山看中山•“百千万工程”深调研全国行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60575B1-20203854
联系邮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