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山生物医药发展前景这群海归专家选择扎根中山
“我们首个抗肿瘤新药已进入临床,现正处于Ia期爬坡阶段,将来要在中山产业化,明年搬进位于翠亨新区的实验室,下一步考虑要建GMP生产车间。”12月10日,在位于东区街道临时租用的办公室里,中山医诺维申新药研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诺维申”)董事长习宁博士分享了企业落地中山以来的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前不久,在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第九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该企业获得生物医药行业初创组头部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中国银行中山分行数百万元授信支持及其他投融资机构的青睐。
中山医诺维申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习宁(中)。
医诺维申此次获得创新大赛省赛一等奖,评审看中的就是其创新团队。
作为创始人的习宁有着丰富的人生履历。1980-1990年间,习宁在北京大学获得化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之后前往美国留学,于1992-1997年在美国赖斯大学完成化学博士、博士后学习。
“上世纪九十年代,顺应出国留学潮,北大博士毕业后前往美国继续学习深造,之后在跨国药企担任近十年的科学家,后来又回到国内担任药企首席科学家,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号召,现在选择创业。”习宁笑着说,他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是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一代。
2015年后,国内发展创新药的氛围越来越好,一批海归博士纷纷选择国内创业。在中山,康方生物的成功“冒险”已成为海归创业的榜样。“康方、康晟、莱博瑞辰等一批创新药企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看到了国内创新药企成长发展的可行路径。”习宁说,他们在美国时就与康方生物创始人有交往,再加上之前工作的企业在东莞,会常来中山交流学习,对中山比较熟,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吸引了他们这类创新药的初创企业入驻。
企业的另外两名联合创始人,苑学礼是北大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许世民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二十多年的新药研发及管理经验,曾在美国与习宁共事多年。
“前些天还与一位博士签约,为中山又引进了一名高层次人才。到目前为止,其团队成员已有12人,均在创新药研发、临床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许世民说。
在习宁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是未来中国创新药发展的高地,而中山在大湾区中发展创新药优势明显,选择中山就是选择发展趋势。
项目落定中山之前,习宁带着团队到过深圳、东莞等大湾区城市考察,还与长三角的城市进行了对比,蕞终还是看好中山。“中山除了具有产业集聚、成本、深中同城等优势外,更重要的还有康方生物这样的榜样,政府在培育康方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企业服务经验,更懂企业。”习宁坦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项目落户中山后,他们曾到康方、康晟等药企进行走访,感触特别大。
医诺维申落地中山后,其团队真切感受到中山的高效服务和中山速度。该企业副总经理孙明明介绍,项目今年4月正式落地中山,政府对其扶持力度很大,位于翠亨新区的实验室正在装修中,是用于新药研发的具备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的药物评价实验室,包含化学小试实验室、制剂实验室、分析实验室、样品室等,满足每年推进2-3个候选化合物至临床申报阶段,并提供相应样品。此外,政府还给予企业三年的免租,对购买的实验室设备可申请相应的补助,高层次人才可享受人才政策,企业正在加紧申报市、省创新团队。据透露,其实验室预计2022年4月装修交付,然后购买设备,建立新药研发中心,开展研发和后续产业化加速。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