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丨直通书记市长案头:中山“企业家直通车”有什么来头?
“为什么每一次经济分析会我都要主持,这是一个态度。”11月3日,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主持召开2022年三季度经济形势研判会,开门见山抛出研究中山突围路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性:“镇街的书记、镇长必须和市里一起抓,我们的经济要突围、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新增量,这一点全市上下要紧紧扭住。”
梳理中山近一年来的打法,不难发现,实现“新增量”的核心,在于******企业、支持制造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几个关键词,也是中山过去一年来开展经济工作的主线。饶有意味的是,在这次会议上,郭文海还提出了******企业“马上办”办公室的升级版:
设立“企业家直通车”,企业家的意见将直接摆到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台面,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在一年前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有企业提出成立“马上办”“现场办”诉求,郭文海当场拍板落实。一年后,中山快马加鞭,在推出一系列营商环境优化、项目落地审批改革举措基础上,对******企业、******经济发展再次自我加码,因为——
“我们的经济要提速,要走出加速度,只有跑出加速度,才能跟上步伐,逐步追上去。”
“我对翠亨新区就提两个问题:GDP增速比上半年高,是怎么抓的?工业投资增速有所下降,这是为什么?”针对关键数据,郭文海直奔主题,对镇街“做什么”“怎么做”等经济建设情况逐一提问,与镇街干部一起,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寻求突围。
针对经济数据反映的成效与短板,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梁克作了客观分析:总部经济集聚效益呈现,是翠亨新区实现三季度GDP增速19.8%的重要因素;抓住产值前50名企业的“牛鼻子”,是稳住工业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系列支持企业政策的出台和主动******为企业解决难题,提高了******水平和企业满意度。对于工业投资增速下降的情况,翠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会洋也作出表态:出于产业集聚发展的考虑,翠亨新区对产业布局进行了优化,目前正大力整备成熟产业用地,接下来将加大项目落地力度,力争实现工业投资增长目标。
以问题为导向,召开经济形势研判会,就是向经济数据表现较好的镇街“取经”。
“西区街道很有代表性。原来西区房地产开发比较高,在房地产下行的情况下,GDP增速依然排在前面,值得大家互相学习借鉴。”郭文海表示,今年以来,中山各镇街党政领导班子想尽一切办法抓稳经济工作,“走进千家万户”做了大量的工作。西区街道调配力量组建“稳经济”专班,重视******企业,在注重发挥市级层面招商引资、增资扩产新政策作用的同时,为企业搭建政企银交流平台,推动12家银行对街道企业授信总额达800亿元。前三季度,西区街道实现GDP增速5.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
“沙溪‘手无寸土’,怎么抓工业投资增长,路在脚下。”面对“手无寸土”的困境,郭文海多次强调,要把大涌、沙溪作为镇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淘汰落后产能,让经济实现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民间的资本,沙溪镇大力推动私人手上的低效工业用地改造升级,成功引入元一智造等高端制造业,低效工业园改造打开了新局面。前三季度,该镇工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21.8%。
“港口地理位置非常好,我希望港口成为未来的经济重镇。”港口土地碎片化现象较为典型,郭文海在调研港口镇时曾强调,要在突破困局上先行先试,用改革创新的思维蹚出一条路子来。通过抢抓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机遇,港口镇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车商贸产业集聚区目标,加大土地整备力度、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准入等各方面对接工作。前三季度,港口社消零同比增长52.9%。
“今天镇街的发言,非常鼓舞士气。同样是困难的局面,为什么这些镇街能够扛住困难局面,‘突围’跑到前面去,其他镇街又暂时滞后?”郭文海说,“镇街同志们要分析好主客观原因,充分交流、互相借鉴经验,坚定信心往前奔跑。”
从会上各镇街分享的做法与经验可以发现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个趋势:
大型企业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了。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大型企业、龙头企业韧性显现,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抓住了大型企业、龙头企业的“牛鼻子”,就稳住了基本盘;推动培育更多大企业,就是在为工业经济增长培育“新动能”。
发展新业态,往往能够打造“新引擎”。港口镇抢抓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机遇打造了新能源汽车商贸产业集聚区,实现了社消零的快速增长;黄圃镇与京东华南总部建立每月会商机制,利用京东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落户黄圃镇的优势,推动社消零与******业强势增长。
提升******企业的力度和效率,能够收获项目落地的回报。翠亨新区、沙溪镇等通过落实领导干部挂点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推行项目全周期落地******等举措,推动******企业工作落实落细。
提升******企业的态度和方法,更能收获企业家的信心决心。
分析三季度中山经济数据,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改善。与上半年1.0%的增速相比,中山在三季度单季实现了1.6%的增速,较二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将前三季度GDP增速拉升到了1.2%。
高质量投资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尽管受房地产投资下降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6%,但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仍然保持了15.6%和16.6%的增速。
这样的经济走势,表明中山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一系列稳经济工作和促消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显示出中山经济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中的韧性与活力。
三季度经济数据好于二季度,工作成效来之不易。
“蕞近一段时间,干部队伍对企业的主动******,让企业充满了信心。”会上,郭文海提到,“马上办”办公室要开通“企业家直通车”,让企业家反映的意见诉求,直接通达市委书记、市长。这是对中山进一步强化******企业意识、提升******企业效率的自我加码。
“我深深感受到,中山营商环境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东毅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山市工商联主席张燕航对此体会颇深。过去一年,中山各级党委、政府努力扮演好金牌“店小二”的角色,建立常态化联络企业机制,实现各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规上企业全覆盖,让企业发展遇到困难问题时能够无缝对接、蕞便捷联系到干部。
从企业家投资意向和项目落地速度来看,一年以来,中山干部队伍高效******企业的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店小二”精神在全市各部门、各镇街得到全面发扬,成为推动中山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经济工作,既要抓当下,也要谋未来。”郭文海表示,虽然当前中山经济恢复的底子还不够厚实,但抓工作的方向非常明晰,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领会省委关于广东要加快高质量发展、坚持制造业当家的部署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既定工作安排,持之以恒抓落实。
会上,郭文海对中山冲刺四季度经济工作、为明年开好局提了几个方向:
一是坚定不移抓产业园区建设。要坚决打赢打好低效工业园改造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山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果断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落后产能企业,加快腾出空间建设现代主题产业园区,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腾挪高质量空间。
二是加快谋划布局未来产业。要加强与深圳的主动对接,探索“前海总部+中山制造基地”等联合招商模式;要坚持市镇同向发力,将全市民营企业工业厂房统筹利用起来,一体对外招商,既要“抢”大项目,也要“抢”小微型科技企业;要进一步明确现代产业园区定位,配套相应的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围绕主打产业、龙头企业,集聚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全力******本土企业增资扩产。企业增资扩产就是蕞好的招商引资。有一大批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需求强烈,这是中山的优势和机遇。要全力抢机会、抢时间,坚定不移地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形成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
四是发挥考核导向作用。要树立考核风向标,研究出台“综合考核+专项考核”的1+N考核体系。镇街专项工作推进不力的,职能部门也要负同等责任,引导市直部门把镇街作为提升******的主战场。
五是坚定不移推进营商环境改革这个“头号工程”。以“放管服”为核心,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把市场主体的感受作为衡量营商环境的“金标准”,提高企业办事的获得感、满意度,久久为功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中山市市长肖展欣表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统筹防疫、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落实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实现了三季度经济企稳回升。接下来要坚定信心、直面问题,聚焦重点、精准发力,通过抓增资扩产、抓主题产业园区建设、抓工业项目招引落地、抓低效工业园改造、抓数字化转型、抓制造业和生产性******业融合、抓“小升规”,全力做大做强工业投资,不断把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筑得更牢更实。
不畏浮云遮望眼。郭文海表示,中山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要和广大企业家一同蹚过。他强调,要看到希望、看到信心,市和镇街站在一起,干部和企业家站在一起,同心同向发力:
努力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精力、办法,一定能够推动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迈进!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瀚 罗丽娟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陈少宏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