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开建!中山又一公建项目实现“拿地即可动工”
8月28日,“中山市民众街道污水处理厂三期”通过预受理机制,实现拿地即可动工。这是继中山首宗公建项目——“中山110KV安乐变电站”拿地即动工后的又一公建项目。公建项目行政审批提速,对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山市民众街道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位于民众街道新伦行政村,占地24762.15平方米,折合约37.14亩,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全市污水治理压力,实现区域水污染防治。
据项目单位负责人介绍,以往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的组织供地材料、挂网公示、出具划拨决定书、办理不动产登记、规划报建、施工报建等环节,现在可以利用土地批前公示的时间,同步预受理后续审批环节,大大压缩了项目落地时间。
审批加快、落地提速,归功于市自然资源局近日新推出的建设用地协议出让、划拨、集体流转预受理机制。
通过新的预受理机制,业务审批流程从“串联”变“并联”:原本“供地—报建—审施工图—报施工”的单线流程,被优化为在供地期间的公告、公示、审核环节同时,进行规划报建、审施工图、报施工业务预审预受理的多线流程,以蕞快速度实现“拿地即动工”。
在收到中山市民众街道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的项目用地批次后,市自然资源局头部时间申请土地批前公示。在中山市政府前期办的统筹协调下,市自然资源局、属地镇街政府和住建部门等相关单位派专人跟进项目供应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土地批前公示的时间,提前预受理规划报建、规划报审等业务审核工作。
继重点工业项目公开出让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实现“拿地即动工”后,中山市建设用地预受理的服务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涵盖至公建项目划拨用地,实现了只要项目方一有需求,行政服务部门必有响应的良性互动。
今后,中山将逐步形成项目用地“拿地即动工”的常态化机制,让更多的民生、公建类项目采取这种模式,并持续改革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为中山重点产业项目招商、低效工业园改造和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保驾护航,助力中山市项目建设高速发展。
【采写】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陈少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