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首个村级“工改工”项目签约啦!预计年租金收入1570万!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山首个村级“工改工”项目签约啦!预计年租金收入1570万!
1月10日,在村民代表见证下,古镇镇海洲村大华工业区“三旧改造”合作开发项目在该村村委会签约。
形成32万平方米现代化工业园区。
预计为村民带来年租金收入1570万元,
大华工业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7块分散的土地组成,占地140亩。厂房破旧难以吸引优质企业,只能租给低端包装工厂,给村里带来安全隐患。维持老工业园区运作不仅越来越难,弊也大于利,企业租约到期后,海洲村村委陆续收回土地。去年,中山市工业“三旧改造”政策出台,解决了该工业园区零散土地“化零为整”的难题,海洲村开始谋划工业园区升级换代。
“这次招标过程公开透明。” 海洲村村党委书记陈宏业介绍说。去年11月15日,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招标方案;12月10日,方案挂网公开招标;12月31日开标,再经公示,蕞终由中山市华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标。“今天签约后,项目将进入实际建设阶段。”他说。
“我们看好中山区位优势以及古镇产业优势,计划分两期建成现代化智能制造工业区。”茂恒地产集团执行副总裁胡超然说,该集团在中山新设分公司参与竞标并中标。按合约,该项目分两期,分别在2年内、4年内实现招商运营;第3年承诺实现6000万元税收,第5年承诺实现9000万税收;第2年起约交租900万元,第5年起按1570万交租。中标方将有30年的合作运营期,并且根据“工改工”政策,新建厂房当中有49%可供出售;合作期满后将由村继续运营20年。
见证签约的古镇镇党委副书记林少杰说,中山重振虎威,古镇要打造“工业强镇”,不能再靠锌铁棚老厂房发展。其承载低效粗放的产业,产出低,隐患大,村集体收入少,不利于古镇招商引资、增资扩产。
“不搞高标准厂房,不搞生活配套齐全的现代园区,企业留不住人,必然又留不住企业。希望这次中标方以‘契约精神’加快建设,我们也将以‘快递小哥’精神做好服务,共同建设优质项目平台。”
林少杰说,如今古镇产业人口减少,为避免空心化发展,必须将眼光放长远一些,学习周边先行城市做法,通过“工改工”,谋划一批高标准,能经受二三十年考验的工业园区。
据了解,目前该镇工业用地约1.3万亩,挖潜空间巨大。首个项目签约后,将继续推动海洲、冈南、曹一等各村一些较为成熟的旧工业用地“工改工”,探索古镇村级工业园三旧改造路径。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