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英迈锐曾兴华:创业需要不断试错才能找准自我定位
英迈锐创始人曾兴华。(央广网发 英迈锐 供图)
央广网6月17日消息(记者罗武 温超荣 官文清 实习记者黄梓荧)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检测试剂的生产成为抗疫的一道重要关口,就在华大基因生产车间的现场,除了华大的工作人员外,还有一群人在默默关注着生产全流程,为生产提供IT技术支持。
这些人是中山英迈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在本次疫情期间的二月至四月期间,英迈锐的工程师在华大基因现场坚守,支持其业务系统,在IT技术层面保障华大基因每天能够生产60万片新冠检测试剂。
曾兴华便是英迈锐的创始人,英迈锐于2016年成立,业务涉及提供软件开发服务、ACP和ERP等技术服务,还有大数据云服务等内容。主要面向传统制造业、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以及旅游度假等行业。客户有中智药业、华大基因、联塑集团、广州长隆等企业,目前企业保持每年30%左右的业绩增长。
英迈锐于2016年10月份左右成立,2017年7月份入孵中国中山留创园,谈及过往创业历史,曾兴华表示,对于创业者而言,选择合适的地方开启创业蕞大考量的因素,除了各种优惠政策外,人才环境至关重要。
“当初选择落户中山火炬开发区,因为其创业环境在2016年开始变得越来越好,且火炬区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包括项目的启动资金、孵化资金等方面都有相关支持。”曾兴华指出,火炬区还为创业者提供管家式的服务,为创业者提供更多贴心服务,这对于刚开始懵懂未知的创业者而言,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因为中山火炬区有非常优秀的人才环境。”曾兴华称,火炬区聚集了大量优秀的高科技企业,这对于人才的吸引有非常大的集聚效益,而英迈锐落户的中山留创园,几乎聚集了中山大部分海归创业人才。
事实上,在支撑企业创业方面,目前中山火炬区依托九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德工业园、中阳、潮州中炬产业转移园的大工业平台,金融科技高度融合实验区已然成形,目前已引入23个品牌创投,成立32只股权投资基金、10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基金规模超84亿元,一站式培育了各类上市挂牌企业56家。英诺创新空间、中关村E谷等一批孵化器品牌汇聚于此,并拥有1个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4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个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据介绍,如今中山火炬开发区正全力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出台了有关科技、金融、研发、技改、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对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科技、光电信息、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将给予开办、技改、科研、租金方面的补助,全周期支持企业发展。
即便在大众创业的当前,曾兴华仍指出,创业是需要试错成本的。“因为现在不管你能想到的任何一个行业或者任何一个产品,它都已经有企业在做,而且做的还挺不错。”曾兴华认为,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进行创业,一来没有经验,二来不了解市场,总是觉得自己想出来的东西一定能够适应市场环境,但是其实真正去做的时候,才会发现跟在学校时候想的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个还是需要一些经验。
谈到这里,曾兴华感慨称,自己以往的工作经历给自己的创业提供了很大帮助。创办英迈锐公司之前,曾兴华先后在国际顶尖的数据库公司甲骨文(Oracle)和知名的IT厂商联想集团等企业工作。
“大公司真的有大公司的好,因为大公司的流程和管理都值得毕业生和准备创业的人学习,比如说像甲骨文,他能够成为世界500强,既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此外也因为企业的管理经验能让每一个人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曾兴华称,这样员工就能更专注自己的领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很好的指引。
对此,曾兴华建议,对于有志创业的毕业生,蕞好还是要先去一些大企业、大公司去磨炼一下,沉淀一下。因为大公司至少管理、流程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沉淀,而且一家企业能够做大,自然有它的道理,在就业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学习企业的一些长处、好的管理经验、经营模式等各方面内容,那未来对于自己想创业这种情况是有帮助的。
“年轻人蕞大的资本就是年轻,虽然说年轻便意味着能够有更多的失败和试错的空间,但试错是有时间限制的,当前创业平均的生存率大概就2-3年,因此我更建议创业者先通过工作一段时间,再考虑好自己创业的方向,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思考自己是否能持续下去。”曾兴华表示。
作为一家IT服务提供商,曾兴华坦言英迈锐也面临着较大的竞争,毕竟这个行业的大公司非常多,比如说像IBM、甲骨文等等老牌IT服务提供商。但曾兴华也表示,自己对英迈锐的发展充满信心。
“我们跟这些大企业也有相关服务的竞争,但我们在竞争过程中我们会清楚自我定位,在一些大项目上不会去跟这些大企业竞争,我们专注做细化的产品,又或者去做这些大企业觉得赚不到多少钱的这种企业,毕竟像我们创业公司,不可能是跟这么大的公司去竞争。”曾兴华指出,创业就是要协会妥协,不要去硬碰硬。对于自己的东西和产品,要认清楚自己的定位在什么地方,要认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范围在什么地方。
“比如华大基因这个项目,他刚开始从无到有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跟别的大公司去竞争,因为这种庞大的项目往往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初创企业根本无法和大企业正面抗衡,但我们可以对项目的其他配套服务进行竞争,如华大基因在采用SAP这个软件后,出现过几次生产业务停顿的情况,这时候就可以找到我们帮他解决。”曾兴华表示,通过几次晚上加班加点帮他们做好维护后,对方自然而然觉得你这个公司不错,技术能力也不错,这样就能达成长期合作的基础,而这种后续维护往往又是大公司不太愿意涉及的范围。
据曾兴华介绍,疫情期间华大基因每天要生产60万片基因检测试剂,对公司生产环境的稳定需求非常高。而类似众多英迈锐这样的企业,同样坚守一线,为企业内部多套系统和软件提供运维支持,比如像补丁的升级、性能的优化等,正是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服务企业,才支撑起了看起来简单实则庞大且繁复的生产线,为整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抗疫力量。
曾兴华便是英迈锐的创始人,英迈锐于2016年成立,业务涉及提供软件开发服务、ACP和ERP等技术服务,还有大数据云服务等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