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有多能打!湾区新枢纽人口吸引力仅次于广州拥有国家级科技园……
东有深圳,西有中山。一江之隔的两座城市,发展情况却所差甚多。在深圳凭借近港优势和改革开放的春风快速崛起的几十年间,中山却被称作广东省的“价格洼地”沉寂于对岸。
但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炉后,随着深中通道建设加速,中山在“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 人口增幅对中山未来发展有何影响?◆ 中山在大湾区的发展定位如何?◆ 中山楼市现状怎样?未来又会呈现何种蓝图?(微信搜索关注“安家珠三角”获取更多粤港澳大湾区楼盘资讯)
广东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中山近10年来的人口增幅在大湾区排第四。这个排名乍一看不打眼,但从资源和区域位置等方面,和前三名对比之下,现在的中山已是今非昔比。
头部名:深圳,享改革开放40年特区红利,前期依托香港快速崛起;第二名:珠海,老牌轻工业、旅游城市,背靠澳门特区;第三名:广州,省会城市,全省的教育、交通、医疗、产业资源集中地;第四名:中山,深圳“一路向西”的新基地,大湾区东西两岸的衔接枢纽!第五名:东莞,紧邻深圳,承接了华为等深圳大型企业的外拓资源。
既没有世界一线城市“带飞”,也没有省会城市庞大的医疗、教育、政策资源,更没有产业转移中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中山凭什么拥有如此强大的人口吸引力?一起来看!
一桥飞架东西,深海变通途。作为中山“1+N”模式中的“1”,深中通道的规划可谓是王炸级别的存在。我们来看看深中通道开启后将解决的问题和带来的发展机遇:
➤ 深中一体化:解决中山“夹中腹地,无依无靠”的困境,依托深圳产业链“一路向西”的趋势,承担起创新产业集群“新载体”的角色。
➤ 缓解交通压力:想开车从深圳到达广东西部,如果不走拥堵的虎门大桥和虎门二桥,就只能绕远路经东莞和广州进入,路程远、耗时长,交通压力大。采用蕞新技术建成的深中通道开通后,将分散大量交通压力,促进东西部城市互通。
➤ 大湾区核心:如果根据湾区当前经济及发展重心,将“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分成3环,若想将9城全部打通,三环内-广州是中心,二环内-深广莞中佛是重心,一环内-广州南部和中山东部是核心。而作为湾区新核心,为满足湾区各城市发展需求,未来承载的交通、人口、产业资源必不会少。
规划有了,但需要人来执行。为此,近年来中山推出了一系列新型人才政策,吸收了周边城市的大量外溢人口。
➤ 增设人才落户补贴:5月25日,中山火炬开发区引发《火炬区引进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暂行办法》,针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设置了相应生活补贴标准,蕞高6万元/人。
➤ 增设学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近年来,中山不断扩充中小学乃至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资源,在引进人口的同时,为人才留存发展做好后盾。
➤ 丰富配套细则:2020年12 月 9 日,中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针对“人才 24 条”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实施 细则》将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试行,有效期三年。具体要求为,高层次人才的配偶为事业 单位人员的,由高层次人才引进单位协调安排到人岗匹配的空编事业单位工作。用人单位有 空编接收但无相应岗位聘用的,可先聘用再逐步消化解决。
产业集聚之地,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实力雄厚的产业资源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也是人口经济来源的重要支撑。
➤ 火炬开发区:中山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汇集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知名企业,近20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
➤ 西区马山旧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广东省重点项目!
此外,中山还从环境、科技、商业等多从角度着手,为中山创造更优质的招商引资环境!
从近5年数据来看,2018年后,中山全市一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一直非常稳定,既有上涨,但涨幅也不算很大,自住和保值都在一个稳定区间内。
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火炬开发区和南朗镇的客源主要来自中山本地,但2020年,中山靠近深圳的南朗镇和火炬开发区,来自深圳、广州、珠海的外地客源大幅增加,而这三座城市,正是排在中山人口增幅前面的三个。
可以说,中山不止稳稳地承载了周边城市外溢的人口,还依靠自身优势,将人口留在了当地,发展潜力有目共睹。
● 中山作为曾经的价格洼地,未经开发的生地较多,更像一张未经描绘的白纸,可以随当前发展需求绘制蓝图,拥有更多可能性。
● 人少、地多、位置好、有港口、政策给力……中山作为大湾区下一代核心枢纽,在承接产业和发展交通规划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城市规模会越来越完善。
● 周边城市人才政策缩紧后,按目前情况,中山势必承载更多外溢人口,这些新加入的人才,将为中山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储备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