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去年“工改”成绩超过去三年总和
2022年,中山市吹响了“工改”攻坚号角。而中山“工改”却是一块十足的“硬骨头”——中山市工业用地中,50%的宗地在5亩以下,70%的宗地在10亩以下,80%的土地掌握在私人或者私营企业手上,土地碎片化极端严重。
“工改”关乎产业空间、生态环境、城乡形态、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关乎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对挑战和困难,全市“工改”干部一边改革创新,优化政策,一边一次又一次地进村入企,耐心倾听诉求、细致讲解政策,争取企业和村集体手中的每一张选票。
无论是部门、镇街,还是企业、群众,推动低效工业园改造的共识不断凝聚,“小散乱”的发展空间得以重塑,产业版图将迎来重构,村镇城市建设风貌因此而改变。这些成果,都能以具体的数据来量化:2022年,全市拆除整理低效用地超1.4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批复改造方案62个,涉及用地3317亩,成绩远超过去三年总和,预计新增投资额近650亿元。
神湾镇的工改项目之一:外沙科创城效果图。
三乡镇工改现场,低效工业厂房被拆除。
采写:南都记者 刘贤沛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