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澳门发展和改革开放深入建议珠海横琴岛划给澳门管理
2024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上,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爱国爱澳政治社会基础日益巩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更好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要积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合作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
众所周知,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以来,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取得良好的发展,经济发展喜人,社会稳定和谐。
澳门特区面积33.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68.8万,语言以中文与葡语为主。2023年GDP458亿美元(约3309亿元人民币)。
1844年,葡萄牙女王宣布葡萄牙为自由港,1849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条约规定永驻澳门并管理。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澳门主权,实行“一国两制”。
公立大学主要有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等,私立大学有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
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包括妈阁庙前地、议事厅前地、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大三巴牌坊、大炮台、民政总署大楼、港务局大楼、岗顶剧院、澳门博物馆等20处古建筑群)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开通。澳门国际机场客运承载能力可达1500万人次。
澳门的饮食习惯以粤菜为主,粤剧也是当地人的喜好。
珠海横琴岛面积106.6平方公里,90%土地面积未开发,与澳门三岛一河之隔(100米-400米之间),与澳门机场直线海里,隶属于珠海市香洲区横琴镇管辖。2009年,才初步开发。
2003年,横琴岛与澳门之间莲花大桥建设完成,桥长1300米,30米。
2024年12月2日,由澳门轻轨(莲花站-横琴站)“横琴线”隧道连接澳门大学校区正式开通。
2024年12月,澳门大学在横琴岛建设新校区,预计2028年投入使用。总用地面积约37.56万平方米(563.4亩),可以容纳10000名学生。
三、改革开放本来就是要突破创新而不是顾前思后。
1.澳门经济发展良好,社会政治稳定和谐,正是将珠海横琴划给澳门管理的蕞好时机。作为一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政策和管理上没有多少障碍,关键的经济利益,可以前30年,按照一定比率,澳门给珠海市经济补偿,企业投资一定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澳门自由港、连通世界的优势。
澳门土地面积33平方公里,加上横琴106平方公里,足够拥有发展50年的土地资源,带动珠海、江门、中山等地的发展。这么好的优势不利用,在于思维的保守,没担当的表现,小打小闹,维持现状,这不是改革者。
纵观历史,真正的伟大人物目光远大高瞻远瞩,凡是有利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决策是无所畏惧流言蜚语的。
因香港澳门,创造性“一国两制”设立了二个特别行政区,因三峡工程、设立了重庆直辖市,因改革开放设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
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到了关键时刻。珠海市可以和中山市合并组成新的经济强市(横琴岛划归澳门管理后)面积可达3200平方公里,人口超700万,GDP达5600亿元,更有实力承受澳门经济的外延。
2.澳门与葡语系国家良好合作关系,葡语系包括: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弗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赤道几内亚、东帝汶等9个国家。这些国家总人口2.5亿,分布在欧洲、南美、非洲、亚洲,构成了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经济。
相同语言优势可以推动葡语国家与我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比僵硬的、不接地气说教联络好多了,为我国良好国际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3.过于纠结澳门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典型的老顽固思想,极端思想僵化。80年代哪一项改革政策不是石破天惊的,小岗村的“家庭联产责任制”“生死状”到现在来看是多么小的一件事,而在当时可谓牢狱之灾。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不能思想解放吗?一点改革的气势都没有了吗?
现在的民营企业占了我国GDP的60%,税收比重的50%,就业比重占80%以上。经济重要地位,也没有见制度变色。想当初为民营经济发展那可是天大的事,如今呢?看看当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一国两制、下海经商热潮、设立证券交易所,市场经济理论、农村责任制,户籍制度放开、国企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民营企业发展,哪一项不是思想的突破,哪一项不是阻力重重?
4. 澳门具有优越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优势,连通中西方文明,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之一。“一国两制”都能实现,一个国家内部的管理区域调整又有多大的大事呢。
5.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固化,不容许出现不利于自己的利益收到损害,坚守利益集团的垄断性。
6.改革开放不是请客吃饭,肯定会动某些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但改革开放是全民的利益所向,要敢于提出创新、敢于突破旧的思维方式。目前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就应该敢于打破旧的条条框框,让企业和国民轻装上阵,全力以赴拼经济。
南粤资深媒体人,代表作中篇小说《鼎雅剑缘》,长篇《岭南如画》,诗歌《遥望楼兰》,散文《深圳宛如千帆过尽处》通讯《千年珠玑巷 广府再******》等。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