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超600亿!火炬“湾区光谷”高能崛起
聚集光电信息企业超200家,火炬光电信息产业规模超600亿元,火炬开发区荣获“广东省特色产业园(光电及电子元器件)”称号……2024年,火炬开发区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湾区光谷”,全力将其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光电信息科技创新策源地、未来产业集聚地、创新人才向往地,充满活力的“湾区光谷”正高能崛起。
火炬开发区考察团参加第二十届“武汉光博会”。
聚焦光电产业招商,对标“武汉光谷”,区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光电企业参加第二十届“武汉光博会”,放大“光圈”,寻找更多合作机会。成立“湾区光谷驻武汉联络中心”,实体化运作,通过骨干人员驻点对接,招强引优。持续发挥上海、深圳招商联络处作用,在长三角、珠三角推广“湾区光谷”优势,吸引目标项目落户。用活用好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委托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依托现有龙头骨干企业、科研平台吸引光电项目落户。
火炬开发区持续锻造“高”“精”“尖”光电信息企业梯队,通过分层分类鼓励支持光电细分领域突破。已培育1家“灯塔工厂”、1家国家单项冠军、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了联合光电、通宇通讯、舜宇光学、弘景光电等一批骨干企业,以及瑞科新能源、新高电子、博顿光学等一批中小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新生企业蓄势待发,企业梯队结构明显,“老中青幼”组合齐全,拳头产品开拓市场,细分领域成绩突出的健康生态链。
院士工作室揭牌,入驻长理工中山研究院。
建设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中山市光电创新研究院)、广东西湾光学研究院、留创园(二期),扩建火炬职院,支持区内光电企业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香港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光电研究中心等“大院大所”开展光电“产学研”合作,构建“光电大脑”,实现光电产业从量变到质变跳跃。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位院士工作室揭牌,入驻长理工中山研究院,为建设“湾区光谷”点燃智力引擎。
重点聚焦电子信息元器件、光学成像元器件、光电显示、医工结合、光通信元器件和激光装备制造等六大领域,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全链条集聚发力,着力构建多层次、全链条、广覆盖的光电信息产业育成体系,打造具备完整智能光电产业链的“湾区光谷”。
“湾区光谷”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通过工业用地、工业厂房、“工改”载体、高端孵化平台等多类产业载体攻坚,已形成张企科创园、留创园、彩迅科技园、众富科创园、海纳智造园、联速两岸科创园等多个光电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超70万平方米,为光电企业提供研发办公、产业孵化、生产制造、生活配套、人才宿舍等全要素空间保障。
火炬开发区将以“强基础、建高地、延链条、增后劲”为方向,打造高能级光电产业空间,引入更多创新团队和科创资源,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健全光电产业配套,提升“湾区光谷”品牌影响力,未来两年,力争整备超5000亩产业用地,提供10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光电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