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一代地基红外天文望远镜发布首批图像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蕴)11月23日,记者从青海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获悉,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于近日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投入观测,并成功发布首批观测图像。记者了解到,该望远镜已成为我国新一代地基红外天文望远镜,首次使用了国产探测器在K波段实现科学级成像观测。
此前,针对我国在红外天文观测领域的短板,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提出了80厘米红外望远镜项目,并于2022年11月正式立项。2023年,项目团队联合国内单位进行望远镜与终端相机的研发。
望远镜项目技术负责人、中山大学副教授马斌介绍,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的科学任务,以捕捉红外波段的宇宙天体动态变化为核心在空间中的X射线、伽马射线卫星以及地面上的光学巡天望远镜发现暂现源后,望远镜可快速指向目标进行红外波段的观测。该望远镜已观测到超新星SN2024xal。在持续监测过程中,团队观测到其光度明显下降。基于此,团队将获取其在近红外波段完整的光变数据,有助于对超新星SN2024xal开展多波段测光数据分析。
“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将与我国在光学、射电、高能波段的望远镜协同观测,揭示宇宙深处的奥秘。”马斌介绍,此前,我国上一代红外望远镜采用光电倍增管探测器,不能直接成像;而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使用国产探测器在红外K波段实现科学级成像观测,大大提高了观测效率。
依托独特和不可替代的天文观测资源,青海省广泛联合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和高校,全面推进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建设,集聚高水平天文科学研究力量,取得重大进展。基地规划总体布局28个观测点,其中有3个点位具备设置30米级以上大型、超大型望远镜场地条件,19个观测点满足设置10米级望远镜的场地条件,蕞大可设置27台10米级望远镜项目,另有2个观测点具备开发为科普观测平台的条件。
目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地球与地质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0余家科研单位、多个科研团队入驻冷湖基地。
·春节回家发现,乡亲们在买这些!
·新春逛甘博 看千年文物“解锁”新春仪式感!
·甘肃博物馆:新春寻味千年文化(大图)
·【新春走基层】“花灯”点亮文旅热 自贡灯会...
·【新春走基层】辽宁抚顺也有冰雪大世界?冰...
·解读:2025年1月份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
·国家统计局: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1%
·【图解】中国制造业规模凭啥全球头部?看完...
·目标月球南极!嫦娥七号任务有哪些特殊之处
·文化中国行|北京:中轴线上过大年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返程高峰期 移动充电车、移动充电桩缓解新能...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