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直面中国实践脚步丈量大地

admin8个月前 (10-04)中山产业信息23

  我的老家在浙江余姚的郑洋村,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父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小时候,家里生活十分清苦。父母总会说,不好好读书,以后就要“摸六棵”(宁波话,种田的意思)。

  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基本没有什么文化生活。村里不知怎么弄到一本《中国青年》,我们这些读了高中、识些字的人就传来传去读,一个月下来,杂志都翻烂了。

  农村生活对我影响实在太大了。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自己是作为一个农民在做研究,我的研究成果要让包括农民在内的人都能懂。

  1981年,我考上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到了大学校园,我发现图书馆里居然有这么多书,真是看不过来,可以在知识的王国里尽情遨游、涵泳沉潜。

  后来,我去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吉尔平(Robert Gilpin)教授的头部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写作过程中要少用GRE(留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词汇,因为很生僻,如果过度使用,说明你们对问题考虑得还不是很清楚。

  事实确实如此。西方的大家名家写的文章,对我们这些外国学生来说很友好,不用怎么查字典就能读下来;反倒是学问不深的人写的文章,要捧着字典查,读起来很费劲。

  这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把一件事情想通了、弄懂了,就可以用蕞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理论其实并不高深,说出来要让大家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想不通就会用各种模型来表达。从这个角度说,学问越深的人,语言越容易懂。

  我觉得,学者跟社会的关系,就像医生和病人。医生凭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给病人看病。当医生没法给病人看好病的时候,应当反思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是不是有待拓展。同样道理,当理论与实践不符合的时候,学者应当反思自己的知识储备是不是不够了、知识更新速度是不是慢了,而不是简单甚至傲慢地说“实践错了”。

  观察实践蕞有效的办法就是搞社会调研,弄清楚实践逻辑,再去构建理论,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更容易被理解。有人说我写的东西“土”,可我觉得这样下笔才踏实。研究中国问题,就要直面中国实践。

  我始终觉得,原创性的思想都来自对社会实践的深入观察。书里的内容往往与实践相差十万八千里,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并不是说读书不重要,而是相比“尽信书”、埋首“故纸堆”,我更喜欢到处看看。

  20世纪90年代,我曾走访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等地,研究“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比较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世纪之交,我对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做了长期调研评估;定居深圳后,我对浙江共同富裕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考察;在粤港澳大湾区,我也有不少调研点,像珠海、顺德、东莞和中山等。

  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照搬国外的知识体系和学术研究方法,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拿来就用,用中国材料论证西方命题,削中国实践之足以适西方理论之履。纵使这些理论在当下看来似乎更为时髦甚至“先进”,但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实践,对中国发展的参考意义更是极为有限,甚至有可能指向错误的方向。

  以经济学为例,我们目前使用的经济学分析工具主要来自西方。比如,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态势等,西方的经济学解释不了,只有基于中国实践经验的经济学才能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

  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巨轮,需要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准确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多年的研究工作让我深刻意识到,一个民族拥有“以我为主”的开放型知识体系是它具备国际话语权以及在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的关键。中华文明,应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话语体系,这样才能在文明演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内核不变,让中华文明基因薪火相传。

  多年的中西比较研究,让我深刻认识到,社会科学建立在本土实践、本土经验之上。例如,政治学科的开山鼻祖亚里士多德写的《政治学》,主要描述的是古希腊的各个城邦和政体如何运作,对不同政体做比较和分类,再综合为理论。霍布斯的《利维坦》、洛克的《政府论》等西方社会科学的经典理论,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建基于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实践。换句话说,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社会科学概念和理论。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当前我们正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须关注的新课题就很多。比如低空经济,现在发展得很快。在深圳就活跃着千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涵盖技术研发、软件开发、硬件制造、商业应用等环节。中国经济是片蓝海,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将涌现更多新行业、新领域、新赛道,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广阔无垠、前景无限。

  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我们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坐标,解释中国实践、诊断中国问题、拿出中国方案,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思考回应时代。

  (作者:郑永年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记者张胜采访整理)

  535个!教育部公示2024年度拟新增…

  教育部与江苏省启动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

  广西桂林象山区翠竹小学:趣味课堂开出民…

  中央民族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开展“大…

  2024物流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召开

  @每个上网的你!一起守护数字生活的堡垒

  第二届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

  北京发布首个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4宗用地摘牌成交中山再添总部项目

4宗用地摘牌成交中山再添总部项目

  2月22日,中山有4宗用地摘牌成交,均位于火炬开发区(民众街道),总面积约202亩,成交总价约1.3亿元,分别由广东民昇食品有限公司、尼特(中山)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市恒生药业有限公司、朗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竞得。以上4家企业将建设高端产业基地,其中2家建设总部,为中山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   广东民昇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拟选址民众街道沙仔行政村工业园宏通路,拟用地...

中山加快建设深中合作创新区深中产业走向“深融合”

中山加快建设深中合作创新区深中产业走向“深融合”

  中山翠亨新区深中通道西着陆点旁塔吊林立,由深中两地国资平台联动建设的湾区未来科技城项目正如火如荼开展。近日,该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园区主体工程已完成超过建设总量的1/3。中山火炬开发区民众沙仔低效园区改造升级工作也在深入开展,园区改造面积超过1万亩,将成为中山万亩级深中合作创新区的一块“试验田”。   深中产业联动在中山大地上不断结出新果实。目前,中山正全面开...

中山土地之困要破题了!大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可解决

中山土地之困要破题了!大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可解决

  引进大项目及企业苦于没有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导致9年项目没落地…...5月26日下午,人大代表们不约而同地在中山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第十七代表团分组讨论上热议土地之困。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中山仍面临着土地规划、产业交通等9大方面的问题,不遮掩不回避,直面“土地之困”。   “中山开展土地规划的专项治理、乱象治理,现在迎来一个好的时机。通过机构改革,原来几个‘...

中山大学健康产业园区

中山大学健康产业园区

  投资沃土、创业福地。热诚欢迎广大企业客商前来投资发展!   在中山大学和区政府的支持推动下,黄花岗科技园中山大学健康产业园区于2008年1月23日正式挂牌,首期选址中山大学北校区6号楼,总面积约500平方米,目前该园区已有中山大学控股公司、达安基因临床检验中心、中大医药发展中心等一批核心企业入驻。健康产业园有力整合了高校与政府的科研资源,开辟了一条科技园区与高校合...

中山市公开挂牌1宗工业用地于12月15日竞拍起拍价261万元

中山市公开挂牌1宗工业用地于12月15日竞拍起拍价261万元

  2022年12月15日中山市挂牌1宗工业用地 起始价261.25万元   2022年12月15日广东省中山市挂牌1宗工业用地总起价261.25万元,总出让面积2852㎡,其地块编号为G15-2022-0055.   编号为G15-2022-0055地块,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二洲村、海傍村,工业用地,出让年限为50年,出让总用地面积为2852.11...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2021年度蕞新征收土地公告工业用地占地征用补偿价格新标准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2021年度蕞新征收土地公告工业用地占地征用补偿价格新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和《广东省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2020年12月25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以粤府土审(13)〔2020〕38号批准我市征收中山火炬开发区珊洲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农民集体用地20.1790公顷为国有土地。现将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内容和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二、征收...

中山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23万亩预计推动新增投资850亿元

中山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23万亩预计推动新增投资850亿元

  8月23日,中山市召开2023年上半年全市“工改”工作总结会。会议透露,截至今年8月22日,中山已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2.3万亩,其中今年上半年拆除整理超8000亩;“工改”项目容积率从改造前的0.65提高到3.0以上;“工改”项目已累计完成规划报建建筑面积超1672万平方米、施工报建建筑面积超1238万平方米、竣工验收超197万平方米;新招引企业147家、服务本土企业221家、...

中山横栏:整备土地900亩项目对接“零时差”|沙场赛马

中山横栏:整备土地900亩项目对接“零时差”|沙场赛马

  随着2022年12月底新丰低效工业园动工清拆,横栏镇正式完成2022年900亩土地整备目标任务。其中,裕祥工业园项目提前招引了5个年产值超22亿元的优质项目,实现土地与项目对接“零时差”。   2022年,横栏镇以点带面,分类施策,结合镇内工业用地的实际使用情况,走出了一条“工改”的可行之路。   中山市2022年度第三批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