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山市委会:探索“团购工业用地模式”重塑产业空间|两会声音
“要坚决打赢打好破解土地瓶颈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打破土地要素供给瓶颈,就要整合碎片化用地,重塑产业空间,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创新探索多种供地模式。”中山市政协常委、民进中山市委会副主委杨国明介绍,民进中山市委会关注中山的土地瓶颈问题已久,并集体提交了《关于探索多元灵活供地新模式、打破土地要素供给瓶颈的建议》提案。
中山市政协常委、民进中山市委会副主委杨国明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杨国明认为,一方面,当前中山全市土地碎片化问题突出,单宗工业用地面积小,连片成规模的工业地块少,直接制约大型优质企业落地,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中山传统的供地模式难以大量供应成规模地块、资金要求较高、供需错配,已无法适应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需求。
对此,民进中山市委会提出了“工业保障房”“团购工业用地模式”、制定弹性出让年限、“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四个建议。
一是建设只租不售的“工业保障房”。在目前土地存量和增量均有限的情况下,采取整片统租老旧厂房后改建为标准化厂房,或以划拨、协议出让方式供应土地用于建设“只租不售”的标准化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制定申请准入门槛,以优惠稳定的价格租赁给重点产业的中小企业,保障中小企业产业空间需求,帮助企业扎根并发展壮大,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
二是开启“团购工业用地模式”。针对中山工业厂房普遍存在布局零散、权属主体众多、厂房老旧、非理性涨租等问题,可鼓励企业“团购”工业用地“共享”配套设施。“团购模式”将同一地块划分专有区域后分别供应给N个企业,企业对专有部分土地及地上建筑物享有专属产权,但共用厂区围墙、厂内道路、绿化空间、消防通道、出入口等公共配套设施,以节省建筑退界面积及建设成本,寻求小微企业用地需求与城市的产业布局之间的平衡,有效推动土地连片开发,进一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三是制定弹性出让年限。不拘泥于工业用地50年的年限设置,根据区域产业政策、生产经营周期、城市规划等因素,在5-50年之间分档设定土地使用权弹性出让年限,差别化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即为企业拿地多提供几个“尺码”选项。期限届满时,用地企业若达到投入产出、亩产税收等经济指标及环保指标,仍然正常生产并保持增长态势,可以申请续期使用土地。
四是探索“先租后让、租让结合”路径。为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助推优质企业项目解决工业用地紧缺困境,可对一些条件成熟符合产业实际发展需要的区块,可牵头统筹零散工业土地,直接协议租赁或以公开招拍挂方式租赁工业用地,由企业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签订租赁合同,与所在镇(街道)、管委会签订投资开发协议,在约定的租赁期内达到约定的投入产出条件后,可优先出让给原承租人;如果未能达到约定的投入产出条件的,则终止合同。若土地使用权由第三方竞得,由第三方对原承租企业的先期投入进行补偿后受让土地。“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也能反向筛选优质企业,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采写/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陈少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