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额481亿元!中山火炬高新区一季度招商迎“开门红”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投资额48.1亿元!中山火炬高新区一季度招商迎“开门红”
近日,南方+记者获悉,2024年一季度,火炬高新区完成纳入市考核签约项目21个,投资总额48.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签约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数、新引进项目数排名全市头部。项目产业类型涵盖光电信息、高端装备、健康医药等领域,项目落地跑出了“加速度”。
火炬高新区招商引资迎“开门红”。
今年以来,火炬高新区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率领招商团队多次赴北京、青岛、深圳等城市及江苏省进行招商推介,拜访了多家央企、行业龙头、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向优秀企业家抛出“绣球”,区招商部门日夜兼程、精心策划,吸引科技、人才和资金在火炬高新区聚集。
活力全开之下,火炬高新区招商引资亮点频出,一大批能级高、带动力强的项目实现了关键突破——
2024年全区头部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火炬高新区12个项目按下“启动键”。其中,德友鑫智能物流项目投资总额4.84亿元,计划2025年底建成投产,年产值约10亿元;御传新能源汽车减速器研发制造项目拟建设成新能源汽车总成系统研发生产基地,达产年产值30亿元;元亨光电大湾区制造中心项目争取在2024年底试产,5年内力争做到年产值超过10亿元,年纳税额超过5000万元。
同时,还有总投资约15亿元的全球前沿的眼科高科技公司和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的独角兽企业盛达同泽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的黑晶光电在中山投资兴建国内首条7GW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量产线项目等一系列高端制造业项目落地,释放出火炬高新区锚定“高”“新”、瞄准新一代技术创新发展的招商决心。
是什么在驱使火炬高新区行动?一方面,省市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各地纷纷展现“狼性招商”姿态,优势政策不断出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要想招商“卷出圈”,就必须有行动;另一方面,优质企业数量和项目资源有限,不在春天耕种,就难在秋天丰收,此时不招,更待何时?
一切工作围着产业转,火炬高新区建立“招、落、投、服”全链条工作机制,加速产业集聚发展——
灵活用好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委托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火炬高新区依托本地龙头骨干企业、科研平台的“朋友圈”,吸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关联企业集聚,开拓项目来源。
积极“走出去”,火炬高新区用好上海、深圳招商联络处,持续推广火炬高新区优质营商环境,对接引进一批辐射带动强、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高精尖”的项目。
聚焦光电产业招商,成立“湾区光谷驻武汉联络中心”,实体化运作,强化调研学习、招才引智、招商引资三大功能,通过骨干人员驻点对接现地各类资源、渠道,全力推动全区光电产业招强引优。
同时,火炬高新区积极与深圳等重点城市商协会、基金、科研机构等开展对接合作,拓展招商渠道,成功与深圳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签约共建中山产业转化基地项目,积极推动深圳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资源在中山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合作,积极对接深圳湾实验室,推动深中在新药研发和产业转化方面加强合作。
2023年,火炬高新区拆除整理低效工业园用地面积1560亩,全年累计推动“工改”项目动工62个,用地面积1858亩,相当于中山港街道2015年至2023年新供产业总用地面积1.8倍。
土地优先向制造业供给、政策优先向制造业配套、服务优先向制造业保障……火炬高新区给企业吃下“定心丸”,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双轮驱动”,坚定了“赢”的信心。
接下来,火炬高新区将持续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动工、早投产,努力招大招强招优,力争更多优质“高”“新”项目落户扎根,做大做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