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工改”屡屡啃下硬骨头黄圃做对了什么?
12月13日下午,在打赢打好“工改”攻坚战新闻发布会上,黄圃镇党委书记梁泳辉信心满满公布了该镇近一年“工改”成绩单:截至12月10日,黄圃镇累计整备土地1016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一幅打造连片千亩产业园、融入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的蓝图也在徐徐展开: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项目,将打造“空间零碎变连片、产业低端变高端”的连片千亩改造示范;未来将有大岑、马新、新丰、大雁4个千亩连片改造;全镇产业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人居环境将被重塑。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冯明旻 摄
这份“工改”成绩单背后,是黄圃镇攻坚克难的决心。1月4日,全市召开低效工业园改造动员大会,中山各镇街沙场赛马,你追我赶,掀起“工改”热潮。在此背景下,黄圃镇的“工改”面临一个大难题:首个“千亩” 连片改造项目大岑片区,就是一块“硬骨头”中的“硬骨头”。土地特别“碎”,涉及105个地块;利益主体特别多,改造涉及企业300多家,村民4025人。但与此同时,黄圃镇的“工改”没有再等一等的退路:全镇60%的规上工业没有自己厂房;全镇60%工业用地承载低效园区。把难题当作课题,黄圃“工改”干部日夜兼程奋战300多天,在没有退路中,踏出了一条新路子,探索出一种新模式。
▲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项目连片改造现场。 记者 易承乐 摄
这份“工改”成绩单背后,是用“弹钢琴”统筹解决问题。“连片改造,重塑空间;工改牵引,家电主导;‘三生’融合,生态优先;利益共享,让利基层。”32个字,体现出既顾及长远产业承载能力,又不忘解决眼前实际问题。如大岑片区从规划开始,就坚持“工改工”方向,制定准入标准,满足全市重点布局的“十大产业园” 中山智能家电主题产业园未来发展需求。同时面对300多家企业和4000多名村民眼前诉求,细心制定腾挪补贴、购买厂房补贴,减轻规上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升级;镇村三级建立“工改”专班,涉及的村民除了有现金补偿外,还确定部分返还物业,确保村集体收入。
这份“工改”成绩单,是“北融”融入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的良好开局。“空间零碎变连片、产业低端变高端”。二十多年前,得益于家电产业集群辐射,黄圃镇主动招商引资,吸引了格兰仕等龙头企业入驻,成为了“中国家电黄金走廊”的一部分。如今,“黄金走廊”正向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转型,黄圃镇又抓住机遇,主动“工改”腾出新空间,以“北融”战略为牵引,打造万亩产业腹地,融入产业集群未来发展。
如今,全市已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近1.2万亩。踏平坎坷成大道。黄圃“工改”成绩单和全市成绩单说明了,只要方向对,一滴滴汗水,一步步丈量,终将抵达美好的未来。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朱晖 三审 岳才瑛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60575B1-20203854
联系邮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