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信局:统筹布局首批十大主题产业园聚焦中山工改
2022年1月4日,在中山市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动员大会上,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闫东平表示,破解土地瓶颈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山市工信局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的工作部署,按照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行、高质量发展标准,立足中山制造业基础、禀赋优势,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在全市统筹布局了智能家电、光电与智能终端、健康医药、清洁能源与智能装备、半导体、新材料、智能制造、高端显示、研发与高端制造、科创与总部经济等首批十大主题产业园。
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闫东平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市工信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对产业发展的统筹力度。”闫东平表示,将按照定园区规划建设标准、定产业主题方向、定园区企业准入标准、定有力度的扶持政策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主题产业园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建定位明确、链条完整、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布局。
首先,开展主题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产业园规划,构建产业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生活休闲空间三位一体发展蓝图。在实践中不断整备新增用地,挖掘存量用地资源,通过扩展、归并等方式不断完善主题产业园范围,为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空间载体。
其次,制定现代化产业园建设标准。研究制定适合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现代化厂房建设标准,推动工业上楼。推行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建设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推动建设数字化园区,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园区的建设和管理服务。面向全球引进专业园区运营商和商业模式,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
第三,严格园区产业准入。根据产业定位,研究制定园区企业准入标准,明确投资强度、纳税强度等,严把入园产业、企业质量关。加快高水平的产业培育,以优质龙头项目、优质平台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促龙头的园区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坚决依法果断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和不符合准入标准的落后产能企业。
第四,出台有力度的扶持政策。通过政策组合拳,推动产业扶持从散点覆盖向精准着力转变,有序引导优质项目空间集聚。积极支持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支持龙头企业向百亿千亿级企业迈进,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健全科技、金融、人才等激励政策,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向园区集聚。
第五,构建现代产业配套体系。围绕企业增资扩产和补链强链需要,探索行业商协会、高质量运营商等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建设的合理路径,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及成长型企业。推动园区与城市公共设施无缝对接,完善交通、餐饮、购物、娱乐等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推进教育、卫生资源向主题产业园辐射,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第六,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一批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实现企业服务工作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实现零距离服务。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探索设立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便利的政务环境、稳定的政策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
闫东平表示,现代主题产业园是中山市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工信局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切实增强推动现代主题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力做好现代主题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为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构筑坚实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