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智能制造”论坛在广东中山举行
央广网中山11月17日消息(记者何伟奇)11月16日,“中德智能制造”论坛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来自德国和中山市政界、工商界、学界近200多位知名人士、企业家精英、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中德智能制造对接等话题,为中山制造向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把脉问诊”开出良方。
中山市市长焦兰生在致辞中表示,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山是珠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城市,产业集群发达,先进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0%。发展先进制造、智能制造,中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德国是世界著名的制造业强国,中山与德国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上升到国家层面,随着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和深茂高铁等重大战略性通道的开工建设,中山“东西交汇、南北逢源”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突显。衷心希望与德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开展更多对话、交流、合作,并将为中德合作项目提供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以及资金、厂房、人才引进等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优质的政务服务。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色云峰在讲线月,中德双方签署了《中国制造2025创新中心合作协议》,旨在加强《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在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合作。未来,中山可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德国工商大会、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所、德国高校和企业等单位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前沿及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中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徐成彬在会上介绍,中山下一步将对标德国工业4.0,抓好抓实《中山市智能制造2025规划(2016—2025年)》实施,加强与德国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推动中山智能制造再上新台阶。
在“匠心培育、智造未来”为主题的对话环节,中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建新、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洪波、新松机器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栋,与德方德国手工业数字化能力中心Christoph Krause先生、德国工会联合会Oliver Suchy先生、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Hannelore Kress博士,围绕“工匠精神”,“争锋相对”、畅所欲言。会上还举行了“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职业教育全球网络项目(VETnet)合作单位”牌匾和“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职业教育全球网络(VETnet)项目专家”证书的颁发仪式。
也许很多人对于留学的印象就是花费巨大。确实,在国外的花销会比国内的高,但每个国家和个人的情况不同,花费也是有所不同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我在德国的各种支出。
说起德国的酒大家也许首先想到的都是啤酒,因为他们喝啤酒确实就像我们喝茶一样的。但其实他们的葡萄酒也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宝马、奔驰、奥迪、大众是中国人蕞为熟悉的外国汽车品牌。这些品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走入中国的千家万户。德国汽车能够称霸世界,除了质量过硬、性价比高之外,“团结”也是德国汽车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不过,近日欧盟调查发现,这种“团结”涉嫌垄断。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来自德国和中山市政界、工商界、学界近200多位知名人士、企业家精英、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中德智能制造对接等话题。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