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中山市加大健康产业创新扶持

admin8个月前 (09-27)中山产业信息22

  广东省两会正在召开,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重点推进的几项工作就包括推进健康广东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时代,中山的城市建设加快了脚步,医疗等服务水平也要跟上去。”省人大代表、中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袁勇说。

  广东省两会正在召开,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重点推进的几项工作就包括推进健康广东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时代,中山的城市建设加快了脚步,医疗等服务水平也要跟上去。”省人大代表、中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袁勇说。

  就在刚刚落幕的中山两会上,健康城市话题也引来了不少委员代表的关注。从健康医疗服务的完善,到健康产业的发展,代表委员纷纷提出建议意见。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要大力推进综合医改,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以医院集团为主的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保障机制,坐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

  其实,今年中山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重点提到了要推动医联体建设,推广小榄医改经验,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保障机制;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架构、权限、职责等方面与国内先进医院接轨;探索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引进国内外顶尖医疗专家团队。

  中山两会上,九三学社还提出了《建设智慧健康城市 培育中山发展新动能》的提案。九三学社市委会委员邱晓明表示,目前中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镇区医疗设备落后,医护专业人力资源短缺,服务水平较低,民营医疗机构力量薄弱,市民更倾向于到市级医院就诊,导致市级医院人满为患,而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清淡,“看病难”和优质医疗资源的“拥堵”仍是目前全市医疗生态体系中的“痛点”。

  根据2017《中山市健康城市基线调查报告》,中山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1.29人,低于广东省现值(1.4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3.13人,低于广东2020年目标值(3.5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占比、城乡居民健康医疗档案合格率等健康服务指标,在珠三角城市群中也处于较低水平。

  邱晓明指出,中山虽然建设了全市统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但该平台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属于单向信息传输,即医院的所有患者信息向“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传输,医院与医院之间并无互通,无法实现医联体、专科联盟要求的“双向转诊”和“信息共享”。“要通过建设医联体和专科联盟信息平台,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加快推进以医院集团、专科联盟为代表的医联体和专科联盟信息平台建设,建成覆盖全市所有医疗机构之上的信息云板块,实现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邱晓明说。

  袁勇也指出,医院集团是更加密切的医联体,可以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这方面中山还有提升空间,要大力推进这项改革。“可以在医院集团、专科联盟内建设影像会诊中心、临床心电会诊中心、慢病联合诊疗中心等互联网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等;通过提高每家医院的院内物联网建设水平,突破传统就医模式,让医疗各个流程便捷顺畅,医疗效率显著提高,提升健康服务水平。”邱晓明建议。

  健康产业作为健康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中山两会上,其发展也备受关注。依托于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中瑞工业园、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产业发展载体,目前中山有相对良好的健康产业基础,形成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食品化妆品、健康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健康产业是全市三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会委员蔡先全在市两会上作了《借粤港澳大湾区东风 聚焦发展我市大健康产业》的报告,建议从政策、创新、人才等多方面推进中山健康产业发展。九三学社也提出,建设智慧健康产业,培育中山经济发展新动力。

  近日,中山国家健康基地园区企业星昊药业宣布将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在中山建立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中心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涵盖了药物创新研发全价值链的CRO和CMO服务,可将为华南地区医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优质全面的技术服务。

  除此项合作外,星昊药业正计划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方合作建设临床药物代谢研究中心。该中心建成后可为国家健康基地园区企业和国内制药企业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如今,国内健康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城市都将健康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省级园区已达300多个。”蔡先全表示,虽然中山健康产业具有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创新氛围不强、相关高校院所太少、领军人才缺乏、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

  “湾区内世界百强大学中前四位都在香港,港澳教育对国际健康产业的法规体系运用更为娴熟;港澳人才对于推动我市健康产业发展,特别是传统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作用非常重要。”蔡先全说,中山要加强与港澳对接,推动国家生物医疗科技创新区早日获批,还可允许港澳获批药品及技术在创新区先试先用,在创新区设立国家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区域中心等。

  九三学社则强调发展“智慧健康产业”。以中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已有一批“互联网+健康”项目,如乐心医疗正在拓展大数据应用的智慧健康产业,香山股份正着力研发建设“香山健康运动大数据分析云平台”,新松、哈工大两大国内机器人顶尖企业的华南总部以生活服务机器人之中的智能康复机器人产品作为开发重点这都显示全市健康产业已经具备朝着智慧化方向转型的基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山产业园区介绍

中山产业园区介绍

  中南高科广东中山城建科创园产业园 标准厂房出售 4层 9层标准厂房出售招商 800平起   中山首个应急主题产业园封顶25家企业达成进驻意向   渝中区领导赵世庆黄茂军调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重庆软件天地”打造数字产业高地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   1天迎5家企业!中山这个“工改”园区招商忙  ...

中山健康基地迈向科研成果转化高地

中山健康基地迈向科研成果转化高地

  近日,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康方生物”)发布称,将授予Summit Therapeutics公司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开发和商业化依沃西(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的独家许可权。根据协议,康方生物将获得高达50亿美元的交易金额,这也刷新了今年以来中国   十年来,康方生物已从一粒创业种子成长为一棵大树,成为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下称“中山健...

中山兆驰产业园项目开工预计2021年下半年竣工投产

中山兆驰产业园项目开工预计2021年下半年竣工投产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山兆驰产业园项目开工,预计2021年下半年竣工投产   20日,兆驰股份的子公司中山市兆驰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兆驰”)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落户中山古镇。   官方消息显示,中山兆驰将在项目地建设一个自动化、信息...

中山再发力从“工改工”改革看中山这个地方的探索!

中山再发力从“工改工”改革看中山这个地方的探索!

  中山工改工,工改工,中山村级工业园改造,村级工业园改造   当天拆除的地块此前为中山宇富化学项目,从事环氧树脂生产,土地面积为31.89亩,容积率0.26,土地利用低效、产业低端,工业产值1000万元。在原地块上改造后的中天高端机电产业园项目,主要从事智能装备制造,土地容积率提升至3.5。   中山火炬区工改工,火炬区工改工,中山火炬区村级工业园...

中山南区北溪数字经济产业园首个项目封顶了

中山南区北溪数字经济产业园首个项目封顶了

  9月26日,中泰龙威利智慧家居科技产业园项目在中山市南区街道顺利封顶,据悉,该产业园是南区街道北溪数字经济千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的首个封顶项目,对北溪数字经济产业园后续开发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中泰龙威利智慧家居科技产业园项目封顶仪式举行   据了解,中泰龙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从一块平地到拔地而起历时10个月,项目计划在2022年...

中山市坦南创客园投资有限公司

中山市坦南创客园投资有限公司

  中山市坦南创客园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日,位于中山市坦洲镇头部工业区晓阳路,秉承着以“让每一个创业梦想都在坦南点燃”为使命,以“持续领先、创新为魂、创业为本、市场导向”为价值观,致力于高新技术创业孵化服务和建设工作。   园区孵化场地面积为18491平方米,围绕坦洲主导产业孵化,分为高新科技、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学研发、教育培训、产业配套六大功能区,打造成为创业孵化...

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为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推动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园区申报、认定和监督管理,根据国家、省、市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我局对2018年发布的《中山市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就2022年新修订的《中山市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公开征集意见。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于2022年4月29日前通过书面的形式反馈我局。...

中山市社保服务进园区延伸四大类共30项社保高频事项

中山市社保服务进园区延伸四大类共30项社保高频事项

  讯7月21日,中山市社保服务进园区启动仪式在东区人力资源产业园举行,将15分钟社保服务圈延伸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留创园、孵化基地等平台,借助园区服务企业数量多、服务人员范围广和运营团队素质高等优势,满足中山高层次人才、企业、创业团队和群众办理社保业务就近办多点可办需求,用心用情用力为中山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社保服务。   这是继社保服务进银行实施以来,中山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