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全力推动共性产业园建设首批18个共性工厂、产业园正有序推进
4月26日,中山召开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山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整体情况,分享小榄镇在“工改”大潮中,率先建设共性产业园的思路举措,并对共性产业园的发展模式、支持政策,以及推动镇域经济等社会关注问题进行了解答。据介绍,中山已全面启动《中山市“共性工厂”“共性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这是全国头部个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共性产业园规划。
首批18个共性工厂、共性产业园正有序推进
发布会上,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杜敏介绍了共性产业园的规划理念及建设进展,表示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已从编制规划、印发工作指引、分片推进建设、成立工作专班、研究配套服务工作等五大方面着手推动共性产业园建设。
杜敏介绍,共性产业园通过“政府主导、国企投资、企业参与”的开发模式,致力于打造“共性、共享、共生、共赢”的产业园发展模式。中山市生态环境局首创性地提出建设“共性产业园”,其理念脱胎于中山早期的“共性工厂”实践,以解决存量、减少总量、提升环境质量为出发点,同时配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发展的产业生态圈,蕞终实现产城融合。共性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将从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解决中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配套。
据介绍,中山已全面启动《中山市“共性工厂”“共性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这是全国头部个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共性产业园规划,具有标杆引领示范作用。
此外,今年3月16日,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中山市共性产业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引(试行)》,明确提出了“核心区-缓冲区-拓展区-辐射区”的四区空间布局建议,从共性产业园定位、选址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准入、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和环境应急共8个方面详细给出了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的一般共性问题指引,是中山市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首个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的指引文件,将起到引导共性产业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践行集约、低碳发展理念,推动落实空间布局要求的作用。
杜敏表示,共性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工作已列入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头部批分布在全市13个镇街的18个共性工厂、共性产业园正有序推进。
在共性产业园建设政策支持方面,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曹英姿表示,鼓励共性产业园申报“中山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重点工业项目”以及“重大项目”。申报成功的在库项目,可以获得主要污染物专项总量指标;其次是技术帮扶,明确了共性产业园享受《中山市涉挥发性有机物项目环保管理规定》的豁免政策。此外还有资金支持,中央生态环境资金明确支持“绿岛”项目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鼓励共性产业园积极申报;同时,鼓励各类资金参与投资共性产业园建设和运行;倡导镇街政府在资金、土地、税收、科研、人才等方面给予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必要的政策支持。
中山市小榄镇副镇长李鑑辉介绍,小榄目前有五金制品、装备制造、办公家具等9大支柱产业,但五金制品和办公家具等均属于传统制造业,污染较大,而且企业“小而散”,直接制约了行业进一步发展。同时现有喷涂工序存在污染物收集效率低、治理措施运行不佳等突出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了小榄镇人居环境及经济发展。由此,小榄尝试了将低效工业园区改造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的“共性产业园”新模式。
小榄镇通过“村企合作”和“企业投资”的模式,分别开展北区表面处理区和聚成达集中喷涂区“共性产业园”建设,从源头上破解传统散乱污企业“生产低效率、成本高支出、环境高污染”的困局,为发展高端产业腾挪出空间资源,强化污染管控,实现产业聚集式绿色发展。目前小榄北区高端环保产业园和中山聚诚达共享喷涂产业园两个共性产业园正有序规划建设中。
李鑑辉表示,对龙头企业、产业入驻园区的吸引力方面,小榄镇共性产业园的目标是实现“集中收集、集中治污”,不仅可以帮助小微企业解决治污设备购置难,边际成本低的问题,而且通过多次对集聚区的用地、产能及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建成核心集聚区、缓冲区和辐射拓展区为主的综合性产业园区,能为龙头企业提供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实现集聚效应。未来,小榄镇将进一步摸索产业园区的管理机制,增加企业入园的正向激励,优化园区营商环境,降低交易成本。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